雖然有些論點跟自身利益有關,不過我贊成從囤地和持有成本著手,論點2也確實有幾分道理⋯⋯
加重囤房稅是房價解藥?他說是毒藥
2019-11-04 12:25經濟日報 記者游智文/即時報導
房仲公會全聯會榮譽理事長李同榮今(4)日表示,時代力量近來提出加重囤房稅,認為可促使空屋轉入租賃市場,再配合房東出租減稅的配套,是解決空屋與房價的最佳解藥。但就他來看,加重囤房稅不但不是空屋與房價解藥,反而是毒藥。
李同榮指出,不少人以為加重囤房稅就可以增加囤房者「持有成本」,讓空屋轉入租賃市場,這是理論重於實際的想法,若此舉行得通,政府的8萬空屋移轉社宅政策就不會四年無成。況且,針對包租公不但不課囤房稅還要減稅,不但不是解藥反而是租金持續上漲的毒源。
推薦
他提出加重囤房稅論述的四大缺失:
(一)稅上加稅,使稅制更複雜化:
加重囤房稅與現行已訂定的囤房稅大同小異,不同的只是加重稅率而已,這其實地方政府若有魄力就可在稅基上調整,同樣可達目的。
(二)出租者不課囤房稅反減稅,是租金上漲原兇:
出租者不但不課加重囤房稅,還可減稅一半?簡直就是鼓勵包租公繼續投資買房壟斷都會低總價市場,造成低總價的剛性市場房價上漲,租金又是水漲船高。
(三)地方政府調整稅基就怕議會阻擋,所以要修法?
這論述更奇怪,因地制宜有法可循的法令,若地方政府都無法執行,中央修法地方就能執行?地方議會怕財團壓力不通過,難道立法委員修法就會通過?那實價登錄2.0修法就不會只剩0.5了!
(四)各縣市空屋狀況不同,修法不能一體適用:
財政部早已回覆北市府,加重囤房稅難以一體適用,加重囤房稅就算修法通過,各縣市囤房情況不同,真正空屋最多反而是中南部,傷到祖厝丶舊舍的持有者,肥到包租公,真的是修法的目的?
李同榮指出,台灣持有稅的確偏低,且稅制過於複雜,他贊成持有稅要改革,但要全面簡化及合理化,現在提出的加重囤房稅是選前民粹的炒作,只會使稅制更繁複在房產稅制議題上。
他說,房市的核心問題不在房價,而在供需,在於土地。當今,囤地問題比囤房問題嚴重,政治人物應該提出全面革新的土地政策與房產政策,才是房價高漲最佳解藥,而不是漏洞百出的囤房稅。
增加優質供給,嚴格限制市場炒作,才是正確的做法。我花了我爹娘當初購入房產快3倍的價格買房子,可是薪資水平和人口數也沒有他們那年代的3倍,怎看都是個不合理的鳥事【不要喇叭可以買蛋白區,我爹娘當初買蛋黃區,房價所得比也沒現在這麼扯】。現實就是我和太座噴了很多錢買房【 還好我們祖上積德剛好做生意都賺錢,所以買的起】但是我不希望我的下一代需要花人生大部分積蓄只為了買間房,這實在很沒意義。
我買房但是我不炒房,合理的房價所得比是大家都應該努力要留給下一代的。我最賭爛的就是一堆政客口袋飽飽,還裝可憐說居住正義是我們要追求的。結果一堆民代為了背後的建商金主和選票,嘴巴說得好聽但是身體很誠實⋯
做該做的事,而非騙選票的事⋯這是我所希望發生的事⋯
飛在天上的大X wrote:
租房囤房和跑外送一樣...(恕刪)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