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很多重大決定,將影響你的未來,每個人做同樣的決定,不一定有相同的結果,但13年前揹下超過家庭收入的房貸卻是最正確的決定。
13年看了不下10間房,新莊看到新店郊區,到三峽,沒有一間買的起,所謂買不起是指夫妻把所有存款都付頭期款,寬限期後每月只留下基本的吃飯錢,再扣除必要開銷水電瓦斯等,剩下都拿去付房貸都不夠,但決心一下,還是買了。
540萬的房貸還沒還完,但壓力已大大減輕,如果當時沒買,現在應該別想了。
這個決定不但有一個"家",房價也漲到上千萬,潛在增值近一倍,比我努力工作13年存下的還多,而所謂存下的都還房貸了。
全球資產以每年4~5%增長,但土地是有限的,再加上華人社會的有土斯有財,看起來房價真的很難不漲。
Requiem for a DREAM wrote:
那恭喜你啊
我認為活著很多事好玩 , 當房奴最難玩
這幾年慢一點買 , 省的錢都能出國十幾次
反正我旁邊新成屋 , 一期比一期還便宜....
...(恕刪)
他忘了說一句話 13年前 房貸利息比租金還少
===========================================
當時新北市 700萬 房貸利率2.3% 等於利息要16.1萬
但是可租2.3萬*12月=27.6萬
===================================
現在1500萬房子 租金可能每月只有3萬...
每年房價還跌2%-3%
其實買不買房,
多是有些是觀念、環境,及經濟能力決定始然,
沒有誰對誰錯,
但另外也有特例的,
就是有父母的媲陰,
不是父母有錢可以資助,
而是父母有房可讓子女變賣最後揮霍。
小弟的鄰居,
其父年輕努力賺了不少買下2房,
父因故先亡母早已年邁養老,
至今子女40多歲沒工作,
以小弟的認知,母應該沒有多少存款,
但子女也能在南部買房置產,每天無所事事,遊手好閒,
原因是天龍國賣一層,
可以在中南部買到透天,
還有多的可以揮霍,
目前子女計畫再賣掉另一間,
省一點,
小弟想,應該是可以遊山玩水,頣養天年。
小弟想,
在01發文的肯定都是一般勞苦的上班族,
都是攢錢為自己的未來在努力,
我們都是一群上輩子沒燒好香,沒做足功德,
才會要多奮鬥30年為一個窩。
對我們一般人而言,
活了40年,最重要最正確的決定是買房
對上輩子燒了個好香而言,
活了40年,最重要最正確的決定是賣房
吸同樣的空氣,吃同樣的米飯,
卻有不同的命運,
人生就是如此。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