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這麼高,年輕人到底該不該買房?買不起正常嗎?年輕人明知買不起卻偏偏去買,房價能不漲嗎?可是年輕人為什麼會這樣做呢?
越是沒錢的人越是把買房當成人生的一件大事,甚至當成人生第一個追求的目標,這個很好理解。
於是人家說你被房子捆綁了,你的生活也被奴役了,你成了房子的奴隸。
.........................................全文請點閱原連結:年輕人到底該不該買房?這樣做,才是正解
閱讀胡博士的文章慢慢建立自己的房地產思維系統,年輕人離開學校後的三大抉擇
到底買不買房?
結不結婚?
職涯如何規劃?
而買房總是牽動另外兩者。高房價的世代除了硬著頭皮買房,還有其他選擇嗎?
至於買不買得起, 這麼說吧, 正常人都有生活需求, 就算全市場都回歸到剛需好了, 大家也是想去擠生活機能方便的地方。在雙北地段且生活機能好的地方, 基本上就是人搶房 (地段), 而不是房找人, 只要是人搶房的地方, 那就是想買的人大家比誰價格追得上去。以受薪階級來說, 這就是在比自己跟別人的勞動價值誰高, 勞動價值高的 (薪水高的), 就能搶得進去。所以, 若扣除投資投機心態的買房者之後, 仍然是回歸到價格競爭上, 無論賣方或買方, 這是自由市場經濟的原則, 不是資源配給制度, 這就是我們的社會經濟制度所選擇的正義。
當一個受薪階級, 在台灣許多場合, 是一個薪水數字的接受者, 而不是決定者; 少數有些工作, 則是事求人而非人求事, 應徵時是可以開條件喊薪水的, 只是可能多數資歷 5 年以下的年輕人還不太感受得到所以會誤以為台灣沒有這種事... 我個人就接過獵人頭的電話, 也有熟識多年的過往老同事出去當主管後, 找我去他那邊合作, 薪水數字肯定不是 104 那些工作機會的那種數字。但沒有認真在職場表現, 給許多人 (包括自己的同事、主管、下屬、接觸廠商、客戶) 有亮眼的印象, 你很難在累積 8~10 年後有這樣的機會, 所以「正規的高薪」(不是裙帶關係來的那種職位) 也是要年輕時很努力, 一刀一槍打天下奮鬥來的, 包括讀書時期就先弄到一張好門票再進入勞動市場, 高薪者並沒有比較輕鬆。
當然了, 事情不是那麼簡單什麼認真唸書、努力工作然後熬個 10 年就可以解決, 想想看, 如果全國學生都這麼幹, 那勞動市場有那麼多高薪位子可以坐? 建中北一女台大的招生人數、高薪的位子數、好地段的房子戶數... 資源數量與需求數量通常都是對不上的... 但努力就是多一點機會就是。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