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子我有空時會去看出售的中古房子(及少數的新建案),
遇到的幾位仲介或代銷都不約而同的勸我賣掉目前的住宅,
我都回他們說 我沒有要賣,
而其中某兩位還說, 在高雄 每10年左右換屋 是趨勢潮流,
勸我賣房賺價差來買新屋. ---> 這建議聽來是除了屋齡的考量, 還有理財的考量.
我之前聽說在台北很多人住二三十年不換屋, 也有不少人自住到老,
原因之一是二十年前買的房子若賣掉了, 現在要用幾倍以上的錢才能買到條件相當的(較新的)房子.
其他縣市的人相對而言 換屋比較容易.
如果你有間景觀第一排的房子, 空間夠大且住得滿意, 附近機能與交通與學區都很好, 屋況維持得不錯,
你還會純粹因為屋齡的考量而換屋嗎?
若會, 請問你會在住幾年後 (或屋齡幾年時) 換屋呢 ?
(PS: 純閒聊與意見分享, 不做批評.
我好奇 仲介與代銷 "每住十(幾)年就換屋是趨勢潮流" 的說法 是不是真的.)
但最近想到另一面向的問題 :
台灣大城市內的指標大公園的首排景觀大樓, 例如台北大安森林公園 或 高雄美術館公園的首排大樓,
當那些大樓屋齡超過60年 而有明顯的屋況(例如外牆磁磚剝落,水泥太老化,外牆滲漏水,壁癌...等)
導致許多住戶搬走,
屆時這些佔據指標公園首排的大樓就空在那裏? 或變成原住戶(或新買家)的倉儲空間嗎?
有沒有人知道, 政府是否有相關法規來處理五十年後(或屋況太過老舊後)的那些指標公園首排大樓 ?
好幾年前看過新聞報導 在美國有將某指標地點的老舊高樓整棟炸毀後,原地重蓋一棟新大樓的例子,
也許這在台北市的未來有可能發生, 可能會有建商設法廉價買下整棟大安森林公園首排老舊大樓後,
炸掉再重蓋一棟新的,
但在其他縣市的可能性相對小很多 ?
Surfer181 wrote:
這陣子我有空時會去看...(恕刪)
台北跟中南部要分開來看
新屋人人都愛
但以我居住的台北市跟高雄市來說
台北市由於土地房價太高,中古屋具有實坪大,低公設,部分精華區更具有都更效益
在預算考量下,剛性需求的自住者,捨新屋求中古屋的比例甚高
畢竟新屋價格高不可攀,對一般受薪階級來說,
與其花大筆預算買公設,倒不如把錢省下來栽培小孩或作其他用途。
所以台北市精華地段的中古屋,接手性強,不用怕賣不出去,甚至還有保值增值的空間。
高雄市就完全不同了
相較於台北市房價,高雄的土地房價親民許多,
以大樓產品來說,10年換屋潮,確實是存在的
高雄人的購屋習慣,不論首購或換屋,屋齡超過20年的大樓,大多不會列入考慮
(當然,百立建設的大樓可能是特例)
即便是住美術館第一排,有能力的通常也會換屋操作
因為20年以上的大樓接手性差,舊公寓更是乏人問津
至於高雄蛋黃區透天厝,由於土地值錢,就沒有屋齡這方面的問題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