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住平鎮,這幾年看了蠻多新屋,從中得到了一些"小心得",給有需要買房的人參考
如果你要買新古屋的朋友,可以看看有沒有類似的狀況
第一波實價登陸的價格不要信,尤其是投資客多的案件(是代銷叫我別信的...而且很多代銷都這麼說...)
投資客常用手法
假設開價25萬/坪,自住客可能用22萬買,投資客可能只買17甚至更低,但是實登都會登22左右,投資客再用19~20萬賣出,讓大家有"讓利賠售"的感覺,事實上他們都還是賺的。
這代表甚麼?
現在房市明明就供過於求,卻還是完售?
簡單來說
建商和投資客協商好,開高再用假合約讓價位吊高配上完銷,先讓大家有"買氣好"的感覺。
然後投資客再用"假下殺"的方式讓自住客"以為"買到便宜,這一招似乎是常態了,各位買屋之前還是要注意一下,不要真的"以為"投資客"認賠殺出",或許一切都只是假象而已。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