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請教] 買25年中古屋繳完房貸後的心情

最近再看房,新房中古屋都有看,目前碰到的問題是

新屋:
權狀40 室內26 公設約33%多 看上10樓 含平面車位,總價760萬,三房兩衛,因新屋總價高,裝潢與家電家俱只能抓100萬左右,預計2020年底交屋,有24H守衛室與各種看起來很漂亮但實用性不明的健身房與接待室,大樓前退縮20米有做散步造景空間,前方有綠地(建商的地預計十年後蓋下一期大樓建案),有垃圾集中室,管理費一個月含車位清潔費要3300

中古屋:權狀38 室內32 超低公設,三房兩衛 屋齡26 樓層4,無車位,總價480,預計還要多花150~200萬整間水電管線+室內裝潢+隔間打掉重做+家俱電器採購,下樓隔壁就有7-11超方面,旁邊有早餐店麵包店,走路五分鐘內有國小,十分鐘有國中,高中騎車約五分鐘,低公設所以沒啥奇特的公共空間,守衛只有白天一班,垃圾自行處理,管理費一季四千


附近皆有學區與電梯,生活機能都不錯,新屋離鬧區騎車兩三分鐘,雖然不遠處有警局與學校,但附近的特種行業還是有個五六間(純系列),還有釣蝦場。

中古屋離鬧區騎車約五分鐘位於地勢較高的地區,很純的住宅區,沒有什麼奇怪的厭惡設施,晚上很安靜,大樓入口各種方向加起來有八隻監視器。

目前糾結的點是,以錢來考慮當然是中古屋勝出,但另一個考量點是,付完20~25年房貸後,這間房子已經是接近50年的老舊公寓了,應該幾乎是沒殘值了吧(中南部的公寓),而新屋在付完房貸後若想轉手還有不錯的價位。

但若不賣持續住到老死,中古屋要面臨的可能是等我6~70歲時,也已經是六十幾年的老公寓了,會不會要面臨舊屋沒人要,新屋又買不起的窘況?

比起北部的大樓公寓隨便一間四十年的都要幾千萬比起來,中南部的大樓寓好像沒那麼慘,但還是會想知道一下買中古屋的大大們,在面臨繳完房貸後的超舊中古屋,心裡的感覺是如何?
雖然買中古屋省下來的錢可以讓生活品質比較好是沒錯,可想到辛苦大半輩子後所得到的是一間老舊不堪的屋子,想想覺得捏一下直上新屋真的會比較好嗎?


25年中古屋+良好的生活品質 VS 爽度高+轉手價好+省吃簡用的生活品質

-----------------------------------------

PS:忘了補充,目前兩人年收入含投資獲利約120萬左右,早晚餐自理,中餐吃公司,固定開銷大概就房租水電手機費,還有貓跟一台十多年的車要養,老家的孝親費比較不好計算,稱不上省吃簡用,偶爾幾年還是會自助旅行出國玩,畢竟有些地方等有年紀也去不動了
目前頭期款是存的差不多,就差等待有緣份的屋子出現囉!

看了這麼多篇回文,心裡想要的是什麼,能力又到那邊,該怎麼做選擇也有個底了。

我知道這個金額在北部可能連個小套房都買不到 就別笑我啦 畢竟也是辛苦錢吶
2019-04-29 1:54 發佈
以前的房子比較堅固(耐用,空間大)
現在的房子不如以前好
eye1984 wrote:
最近再看房,新房中...(恕刪)


新屋760萬跟舊屋480萬的區域,
新屋18萬/坪、舊屋12.6萬/坪,
會漲的地方早已漲翻天,而且持續上漲中,
如此便宜的區域,就是蛋殼區或是人口移出區域,
25年後因為少子化的因素,
不管你是25年屋跟50年屋都會很難賣,
那整個區域是無法保值的。
我可以斷言,25年後該區域的房價
你買新屋(變25年屋)10-12萬上下
你買中古屋(變50年屋)7-9萬上下


還有就是,如果你覺得購屋金額已經很沉重了,
為何要硬著頭皮裝潢呢?
新屋100萬元、舊屋200萬元,這些裝潢費用將來你賣屋都歸0,反倒不在意?
annie0920 wrote:
以前的房子比較堅固(...(恕刪)

工法肯定是新的好,例如中古屋兩間廁所都沒開窗,共用管的問題可能就比較明顯,新屋是獨立管,但建商的良心就不一定了,
tany3472 wrote:


新屋760萬跟舊...(恕刪)


其實中古屋的附近是該市區的較高價的住宅區,旁邊都是數千萬的建案,可能中南部人比較喜歡住透天別墅,所以才會有這種價位的落差。
另外裝潢的部分,我只是抓一個最大上限的大約金額,當然會視交屋後的情況調整,裝潢對某些人來說可能是不值得投資的負資產,對我來說卻能對家畫龍點睛,有好的空間規畫,住的也開心,所以會把裝修部分的預算播的比較多。

看著六年年前討論區的房價文章在對比現今房價會發現,也許短期內有漲跌參半的浮動,但時間線拉長到十年,會發現只有漲沒有跌,我也是看空看了好久終於放棄了
有些會很便宜是有原因的
因為附近都是八大行業
樓上都租巴大行業的人
以前長輩看到了怎么那麼便宜
經人解說才知
買這裏就只能租給八大上班的人
但要管理
就不那麼簡單
tany3472 wrote:
新屋760萬跟舊屋480...(恕刪)
eye1984 wrote:
其實中古屋的附近是...(恕刪)


如果中南部的人是喜歡透天的,
那每坪10幾萬的大樓就更不能買,
因為少子化後一定沒有買盤。

所以裝潢你都願意投入200萬,無回本打算,
自住需求的房屋,又何需在意它的漲跌,
簡單說,480萬的房子,25年的折舊跌價,遠小於你200萬的裝修費用。

我認識一個裝修統包,20幾間房了。
eye1984 wrote:
最近再看房,新房中古...(恕刪)

百分百選新屋,因為中古屋沒車位不好賣,何況你住5年就30年了,很難賣了,又不是台北,我認為2者差距沒一倍以上,個人是不會考慮中古屋
480+100萬車位+150萬整修=730萬,只差你新房子100萬,所以我也都買新屋,但是要買新成屋,不來買預售屋,才能看到屋況

如果真缺錢要買這間中古屋,就不要裝修了,沒那價值
tany3472 wrote:



所以裝潢你都願...(恕刪)

沒錯,原先我也是這樣想,但有部份原因來自家人對中古屋的疑慮比較多,例如共用管問題、一班警衛、921前的建築法規較鬆,心裡有疑慮住起來也不踏實,這還需要繼續跟家人溝通。

另外裝修部分,看起來很多,粗估一下水電重弄,地板打掉,廚俱更新,燈俱,門窗更新,熱水器,隔間打掉重設計,加一加也不少錢,這些在新屋都是不需在額外支出。
eye1984 wrote:
沒錯,原先我也是這...(恕刪)



1.大樓型的房子,在你所在的區域買盤少、不保值。
2.買新屋可省大筆裝修費用,不然就是買中古透天來整修。
3.5-10年暫住中古大樓(不整修),之後有錢直上透天。


買房不一定要一次到位,這是時下年輕人常見的盲點。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