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屋:
權狀40 室內26 公設約33%多 看上10樓 含平面車位,總價760萬,三房兩衛,因新屋總價高,裝潢與家電家俱只能抓100萬左右,預計2020年底交屋,有24H守衛室與各種看起來很漂亮但實用性不明的健身房與接待室,大樓前退縮20米有做散步造景空間,前方有綠地(建商的地預計十年後蓋下一期大樓建案),有垃圾集中室,管理費一個月含車位清潔費要3300
中古屋:權狀38 室內32 超低公設,三房兩衛 屋齡26 樓層4,無車位,總價480,預計還要多花150~200萬整間水電管線+室內裝潢+隔間打掉重做+家俱電器採購,下樓隔壁就有7-11超方面,旁邊有早餐店麵包店,走路五分鐘內有國小,十分鐘有國中,高中騎車約五分鐘,低公設所以沒啥奇特的公共空間,守衛只有白天一班,垃圾自行處理,管理費一季四千
附近皆有學區與電梯,生活機能都不錯,新屋離鬧區騎車兩三分鐘,雖然不遠處有警局與學校,但附近的特種行業還是有個五六間(純系列),還有釣蝦場。
中古屋離鬧區騎車約五分鐘位於地勢較高的地區,很純的住宅區,沒有什麼奇怪的厭惡設施,晚上很安靜,大樓入口各種方向加起來有八隻監視器。
目前糾結的點是,以錢來考慮當然是中古屋勝出,但另一個考量點是,付完20~25年房貸後,這間房子已經是接近50年的老舊公寓了,應該幾乎是沒殘值了吧(中南部的公寓),而新屋在付完房貸後若想轉手還有不錯的價位。
但若不賣持續住到老死,中古屋要面臨的可能是等我6~70歲時,也已經是六十幾年的老公寓了,會不會要面臨舊屋沒人要,新屋又買不起的窘況?
比起北部的大樓公寓隨便一間四十年的都要幾千萬比起來,中南部的大樓寓好像沒那麼慘,但還是會想知道一下買中古屋的大大們,在面臨繳完房貸後的超舊中古屋,心裡的感覺是如何?
雖然買中古屋省下來的錢可以讓生活品質比較好是沒錯,可想到辛苦大半輩子後所得到的是一間老舊不堪的屋子,想想覺得捏一下直上新屋真的會比較好嗎?
25年中古屋+良好的生活品質 VS 爽度高+轉手價好+省吃簡用的生活品質
-----------------------------------------
PS:忘了補充,目前兩人年收入含投資獲利約120萬左右,早晚餐自理,中餐吃公司,固定開銷大概就房租水電手機費,還有貓跟一台十多年的車要養,老家的孝親費比較不好計算,稱不上省吃簡用,偶爾幾年還是會自助旅行出國玩,畢竟有些地方等有年紀也去不動了

目前頭期款是存的差不多,就差等待有緣份的屋子出現囉!
看了這麼多篇回文,心裡想要的是什麼,能力又到那邊,該怎麼做選擇也有個底了。
我知道這個金額在北部可能連個小套房都買不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