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租金、房價計算; 與中古屋價格計算

我是抓比較粗略的:


1) 假設1000萬的三房新屋,一年只能租不到30萬,折舊與通膨來回作用假設抵銷,租34年才回本->不划算。

2) 假設1000萬,一年可產生22.5萬利息(保險約2.25%複利); 若1000萬買房還要考慮稅金、管理費、維修等支出,至少要租30萬,不能再低,否則會低於最低保証收益的保險。




3) 假設中古屋三房,20年,售價700萬,大約可再利用20年不到。因此它的價值,倒推回新屋,當地同型新屋價格應該1400萬

假設當地同型新屋只值1200萬,這中古屋就值超所物。反之新屋2000萬,這中古屋則物超所值。

4) 買中古屋出租,假設一年收租25萬,要租28年才能回本,但中古20年房子約莫只能再租20年。所以不會回本。


所以我看,投資房子除非買賣賺價差,否則都不划算,自住也不划算,不管新的中古的都一樣。

買房只是爽而已。


大家有其它算法嗎?
2019-04-03 12:37 發佈

antony0414 wrote:
我是抓比較粗略的:1...(恕刪)


台北的 正是貴1800~3500萬
台北 炒房者別太多了。
20年房可再利用的年限不只20年,現在大台北一堆4、50年的房子都還有人住。
會有危樓的問題。

要改建也要一筆費用喔!

ldw406 wrote:
20年房可再利用的...(恕刪)

antony0414 wrote:
我是抓比較粗略的:1...(恕刪)


除非你自己有房子!!!

不然以你的
antony0414 wrote:
假設1000萬的三房新屋,一年只能租不到30萬,折舊與通膨來回作用假設抵銷,租33年才回本->不划算。1)


租房子租33年也差不多990萬!!! (不考量租金漲跌)。

再來我不認為有甚麼投資,是保本的投資利潤!!!

因為投資最大的風險一直以來都是人!!!

本來房地產就是在賺價差啊... 也就是炒房客

很多早年20萬入手的,如今2000萬賣出都是百倍賺
所以很多10年前買進的房,現在賣都穩賺不賠...

但現在的你買2000萬屋子再過10年,你覺得你手上的2000萬房會不會變成2億房這才是問題
現在只剩下"自住"這兩個字可以自我安慰你10年後2000萬房能夠維持2000萬賣出就算保祐了

如今就算連看漲的人都無法跟你說10年後你的房會變2億...

現在賣不出去改當包租公包租婆透過租金只是額外的收入

如今大多數被套牢的,房子賣不出去就是轉當包租公包租婆,邊租邊賣
市面上很多房子在出租的,事實上你也可以提出買他的房...
如果不透過仲介,有多少領薪族有辦法掏出那麼多現金買屋呢

房價了不起就維持現狀不漲也不跌
但屋齡,裝潢會折舊
只要房屋稅不漲,沒空屋稅,不升息等
改當包租公包租婆,但未來面臨少子化,
就會再進入下個階段,沒人租

當然,地點的議題一定有人會搬出來,但地點也會轉移的
就好比東區,就算不談東區,台北市也不是只有東區落寞
光華商圈,八德路那條街上也大量出租店面
是有一個自住的小房子

但目前市價已經比當年買價翻倍了

當年買是還划算的。


jimmmij wrote:
除非你自己有房子!...(恕刪)
同意

Bazooke wrote:
本來房地產就是在賺...(恕刪)
antony0414 wrote:
會有危樓的問題。

要改建也要一筆費用喔!

除非遇到災害,不然20年屋也不會過20年就變危樓,起碼也能撐個30年。我之前租的公寓,剛搬進去時就已經是超過40年的屋子,還住了8年,現在已經是50年左右的屋子,還繼續在住人。我建議可再利用年限用30年算比較符合實際情形。

至於改建,那等於是另外買新房子了。

antony0414 wrote:
我是抓比較粗略的:1...(恕刪)


1.套房抓10-15年回本,整層住家抓15-20年回本。

2.套房抓6%以上報酬率,整層抓4%以上報酬率。

3.實價登錄透明化,這種現象不存在。

4.完全不合乎邏輯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