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 wrote:類似這樣條件的物件...(恕刪) 麻煩舉個例?? 2018或2019年三月之前實價登錄購買價不到三佰萬的二到三房的房子,然後現在賣出賠20多萬的出來看看,..新北?也可以,我要看的是中和永和三重新莊這幾個只有這幾個夠資格能跟台北市最差最差地段的來做類比.簡單來說,最新實價登錄二房或三房位在中和永和三重新莊或台北最差的萬華購買總價是三佰萬以內的,然後上一位屋主是這幾年買在所謂覬子價二佰出頭萬的.都用台北市最差最差差不到不能再差的來讓你舉例了,麻煩找一個出來看看..自己在網上把總價條件設在三佰萬以內,房子設定在二房以上,坪數設定在最少二十坪的再把地區設定在中和永和三重新莊萬華看看能不能找到房子?連凶宅都找不到這種價位.但只要這幾年有找過房子的都知道,2013-2017年間絕對都還找的到且還是正常的,只是年份老了些,但至少不是凶宅2013-2017可是公認雙北房價最高的年份,請問最近所謂跌價是跌到那裡去了?
poppoppop wrote:麻煩舉個例?? 20...(恕刪) 台北市2房,有沒有賠不知道但是沒售出去,價值就等於0你應該可以公開徵求收台北市只要200萬內2房的房子有多少收多少,這樣新聞也幫你打廣告你也能收到更多的物件只是口袋要夠深哦!因為這些都沒包含山區的房子因為有些覺得沒價值的也懶的賣有人收的話可能會較多哦
最近幾個月觀察發現,會跌幅較高的主要幾個原因:1. 總價高的, 3~4k萬以上的,總價越高越少人有興趣2. 地段很差的. (就算是在北市或新北幾大區, 但地段差, 生活機能差, 就會沒人接手.那目前市場依然搶手的物件有幾個特色如下:1. 靠近捷運的.2. 總價低的1~2k萬以內. (大部分人較買得起,因此買方多)3. 週邊生活機能佳的,便利商店或賣場多,公車多的.(通常具備這些條件,當地人口數都要夠多)所以若想買房,注意這幾個條件應該比較會受市場青睞,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人感受到房價根本沒跌,因為大多數人看的都是市場上依然搶手的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