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台灣可能不太包含在內,原因台灣企業多數短視近利,感覺跟政府一起亂搞,搞不下去反正也賺飽了,看是要移民或是退休都好。
自動化成本高,政府挺資方(勞方弱勢),勞工便宜耐操,自動化出錯叫廠商維修處理,要花錢還不一定馬上好,養員工出錯可以扣薪水甚至開除,就是壓榨。
趨勢當然是必然,可能等到少子化威力完全展現,也就是真的年輕人數量不足時才會考慮轉型自動化吧?
還有感覺台灣人的專業度跟不上國際,想弄什麼新玩意,還得考慮是否後勤維修是否有本事做。
講最簡單例子,汽車好了,大眾品牌就那幾家,完全跟國外用相同引擎的大致是那個赫赫有名的“修得痛快”吧?看看他後勤被嫌成什麼德性......
再說本土人無法處理後勤,那只能找國外專業了,台灣環境是否有外資願意進駐設廠?水電問題那麼明顯?再者其他東南亞國家又更便宜。
跟樓主一樣,以上純粹是個人不負責想法而已不要罵我:)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