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六都買賣移轉交易量出爐 月增2.5% 年減0.8%(地政局資料)

新聞連結
六都9月買氣小增2成多 北市增一成只有200多棟

六都9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統計,月增幅2.5%,其中北市增長一成多,但實際只增加2百多件,對此永慶房屋業管部經理謝志傑分析,六都9月交易量漲跌幅控制5%以內,除雙北8月基期跌幅較多,回升幅度大以外,整體來看,9月僅小幅增加2.5%,算是平盤的表現。除此之外,他提醒,六都第一季有8%成長幅度持續收斂,顯示交易量動能仍有下降的風險。 六都會區公布9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交易量17,040戶,月增幅2.5%,年減幅0.8%,其中台北市9月交易量月增11.2%,謝志傑說明,北市雖然較上月增加11.2%,實際只增加200餘件,是今年前九個月排名第三低交易月份,觀察行政區交易情況超過200戶的僅有三區,包括中山區、內湖區與北投區。

新北市9月交易量月增6.2%,謝志傑解釋,新北市交易量最多行政區,包括板橋區、淡水區以及新莊區,主要有交屋潮挹注,板橋區有超級城市SUPER讚社區183戶、馥華原美社區約125戶,以及浮洲合宜宅約117戶等交屋,淡水區則有海洋都心二期144戶,以及一期98戶等戶數較多,帶動新北市交易量增加。 謝志傑分析,9月六都交易量普遍與上月相當,漲跌幅控制5%以內,除雙北8月跌幅較大18%至28%以外,基期跌幅較多的影響,因此九月回升6%至11%,高於其他四個都會區,以整體六都來看,9月僅小幅增加2.5%,算是平盤的表現。 若進一步分析交易量增幅變化,謝志傑經理分析,9月六都交易量年增率為小幅減少0.8%,若以累計年增率觀察,六都會區第一季有8%的成長幅度,上半年則收斂至5%,但截至目前最新前9月累計年增率已縮小至4%,顯示交易量動能仍有下降的風險。 謝志傑表示,近期房價多呈現盤整,下半年房市交易量年增率跌多漲少。房市以自住需求為導向的局勢下,買方購屋認知多以實價揭露價格參考,且會多方比較貨比三家,建議屋主在有誠意的買方出現,把握售屋機會,以免未來新屋餘屋供給量累積壓力下,造成的房價更容易產生下跌的風險。
================================

奇怪 這個月沒有颱風 感覺交易量還是沒有明顯起色
再觀察看看 可能會跟去年相去不遠了


2018年9月六都買賣移轉交易量出爐 月增2.5% 年減0.8%(地政局資料)
2018-10-01 20:05 發佈
原本2018年的第一季是年增8%左右
現階段第三季收斂到4%左右

若以去年26.6萬換算 今年可能落在27萬左右
跟年初預測26.5~27.5萬的相去不遠


月幻星空 wrote:
原本2018年的第一...(恕刪)


這裡面預售完工交屋的佔比就不少了~~

接下來就是看看年底囉。
月幻星空 wrote:
新聞連結
六都9月買...(恕刪)

北市增加兩百多間,交易金額等於高雄的一千多間吧,蛋黃區動輒上億的豪宅是一間、在屏東66萬的也是一間
terrybog wrote:
這裡面預售完工交屋的...(恕刪)

今年會如樓主預估,沒什麼好看的,樓主與我有點雷同,喜歡較正確的預估,不喜歡誇大
terrybog wrote:
這裡面預售完工交屋的佔比就不少了~~
接下來就是看看年底囉。

哈哈...確實是如此,
原本一直認為今年有可能低於26萬戶,
沒想到使用執照核發數量創十年新高,
預售屋完工在今年扮演了強力助攻的角色
RomeoGT wrote:
哈哈...確實是如...(恕刪)

恩 要看看預售屋完工的數量

提供台灣近20年來 買賣移轉棟數作參考(ake999網友提供)
從2015年跌破30萬交易量 至今3年多(去年26.6萬) 春燕狂飛
看來加上今年 可能連續4年無法回升到30萬交易量了

月幻星空 wrote:
從2015年跌破30萬交易量 至今3年多(去年26.6萬) 春燕狂飛
看來加上今年 可能連續4年無法回升到30萬交易量了

坐享人口紅利最高峰的前幾年,交易量只剩2字頭,
人口急速老化的現在,
可想而知的是.....
永遠再也見不到3字頭的交易量!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