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想要跟大家談論我的買房經驗,因為是首次購屋,所以很多細節都不清楚、不懂,以下文長慎入
我1定要跟想要買房及現在有在看房的朋友說我「花錢買經驗」的心路歷程
在我18歲剛來高雄時,我就1直告訴自己要靠自己雙手在高雄買1間屬於自己的房子(我本身花蓮人),大學時白天在餐廳上班,因為學校課程有1科目要我們去運動產業實習,於是同學拉著我到健身房實習,實習結束後,當時的主管鼓勵我繼續留下來當教練,說在餐廳要鞠躬哈腰又累薪水又微薄,於是我就考證照跟著前輩學習,也因為想存錢,於是我找朋友保了「儲蓄保險」,我幫自己保了6年的美金外幣,我的初衷就是要存房子的頭期款,因為1直都有陸續在看房,於是當我下手後,接連下來就是要用到「錢」的開始。
第1買經驗:儲蓄險存了6年,等到要解約時發現我的解約金沒有保本,也許是當時沒看清楚條款,因為錢要越放越久才會越長越胖,不過我還是非常鼓勵大家可以保個儲蓄險幫自己做個規劃,如果我這6年沒有保險,可能連要買個車都難,所以各位快跟你的保險員聯絡,替自己存下第一桶金。
第二買經驗:買房後,很興奮的就是開始想像要把家裡佈置的如何,及家電要買什麼品牌,逛了Ikea、路過50樓看了名床展,於是進去逛,躺了10-20張床,最後被2個業務員圍攻,也許因為自己耳根子軟,本身有腰痠問題,業務說的感覺都很不錯,也不知道買床的價錢到底在哪,於是我買了加大床墊、床架、床頭、2顆記憶枕,及茶几,全部9萬4,過了幾天打去詢問可否退貨,對方態度很硬,堅持不退,上網去查了那間資料,很多負評,只好乖乖買單,過了幾天去了朋友報的傢俱工廠,裡面應有盡有,根本不輸名床展的傢俱,價錢也是比名床展便宜個好幾倍,像是6尺獨立筒床墊只算我$4500,好1點的大概1萬多,所以我1直在花錢買經驗不是嗎😂
第三買經驗:銀行來找我對保,不知道大家知道「本金攤還」跟「本息攤還」的差異性在哪?
簡單來說本息平均攤還=每期償還固定的金額; 這裡頭包含了本金&利息, 期初的利息金額佔了固定償還金額的大多數, 本金只還一點點, 好處是每月繳納的金額皆一致, 愈到後面本金償還的比例就佔愈多
本金平均攤還=> 每月償還的本金固定, 但利息隨著本金減少而減少, 所以每月繳納的金額會一直減少
這二種方式沒有誰好誰壞的問題, 一般銀行皆採本息平均攤還居多, 好處是對貸款戶負擔較輕鬆; 但最主要的重點還是有能力還款時就先去償還本金, 本金償還愈快, 你負擔的利息就愈少.
銀行自己幫我選擇了「本息攤還」,我問他怎麼沒經過我同意自己幫我選擇本息攤還?他回應因為一般人都用本息攤還居多,壓力也比較小,跟我說如果要換的話全部資料要重跑,但我本息跟本金2者攤還法每個月只差$3000,而且我每個月都有儲蓄的習慣,我認為多付3000,本金還多1點,利息繳少1點,比較符合我的需求,所以各位之後1定要跟銀行問清楚這1點,不然銀行一般都會推「本息攤還」(如果我的解釋不清楚,可以上網去查詢唷😂)
所以原本上週2要撥款,但我堅持要改回本金攤還,跟我搭配的行員1直說服我不要改,說資料要重跑,全部流程要重用,但是在我蒐集的資料是,改那個很快,2-3天就好了,於是我去銀行找他重簽資料,不到10分鐘就簽名搞定,今天通知我要撥款(我上週三去申請,扣掉2天假日,今天週1,就通知我要撥款了)但是行員讓我整個流程下來感覺很不好。
1. 1開始沒問我,擅自幫我決定攤還法,來找我對保只帶「本息攤還」的單子(後來請房仲瞭解才知道他是第一次辦到「本金攤還」的客戶)
2.後來我堅持改成本金攤還,單子上也寫「16號扣款」,結果今天要撥款了才跟我說「不能」指定扣款日,那我之前簽的合約白紙黑字是簽什麼呢?(也是請房仲瞭解,才知道行員不知道不能指定扣款日)
3.問他扣款日是「這個月16號」嗎?他說是。後來我與房仲聊了之後,才知道是「下個月」在指定日內把錢放到銀行就好
我嚴重懷疑銀行行員教育訓練不足,給客戶傳遞錯誤訊息,也會打去客服告知我遇到的事情
老實說我單打獨鬥,我沒有家人可以協助我,可能對方也看我都是1個女生在處理房子的所有事物,而鬆懈了整個過程,但是奉勸大家,買房不是10萬20萬,而是幾百萬,甚至也許我這1生就只買這1次房,魔鬼藏在細節裡,這次買房讓我學到很多經驗,我走過來了,所以想要跟有在看房或正要買房的你/妳提醒需要注意的地方及細節。其實也很感謝身邊很多前輩,很多朋友可以讓我詢問,我遇到什麼問題及發生什麼事情都有朋友可以詢問及幫助我。
我花了很多不必要的錢買了很多經驗,但是我也因此越挫越勇,更知道了1些細節及需要注意的地方
開口問可以學到很多事物,每月為自己儲蓄也是很重要的事情,大家1起努力賺錢替自己圓夢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