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信義房仲網發現光是目前桃園市的桃園區就有2475間待售物件,但今年第一季僅成交1017件,這樣不就代表大部分的物件都沒有成交對嗎??
因近期即將要把原先住的房子脫手,不禁讓人擔心,即使想以所謂的區域行情價成交,可能也不見得能成功。
通常是有資金需求才會賣,沒資金需求加價賣那種人應該是少數吧!!
成交量這麼少,那些多數賣不掉的房子怎麼辦呢??
為何沒降些價賣出
有房屋仲介或其他人知道嗎??
一般簽約都是簽三個月或半年
大概有下面幾種情況
1.房子真的賣掉了 但仲介未下架
2.房子叫給多家仲介賣 但其中一間仲介賣掉了 屋主沒通知其他仲介 所以物件還在網路上
3.屋主給很多仲介賣 所以每個仲介都會重複上架(仲介公司跟仲介人員都有可能
4.房子沒賣掉 簽約時間到了 沒有續約 理所當然仲介就不會幫賣 若屋主沒在續簽約 當然該屋就不會留到市場買賣(大部分都是這樣
所以 市場上的物件 比仲介網站上 多很多
如建商自賣 屋主自賣 代銷代賣 仲介幫賣
賣不掉的 但貸款撐的下
屋主在自己持有(繼續繳貸款 地價稅 房屋稅 管理費 出租 自住 放到爛等用途)
但如果貸款繳不過 直接把爛攤子丟給銀行 房子就會被法拍
就是八折 在 八折 在 八折 在八折的概念 直到有人願意接手(拍定金額若低于貸款金額 屋主還是要把剩余的錢繳完 不繳 銀行就會請法院強制扣款 或把債權賣給地下的)
若都沒人接手 法拍10幾年 也是有的
一人擺爛還沒有什麼 若多人斷頭 又沒有人接的話 就不好玩了
就會發生台灣之前的卡債風暴一樣 逾放比提高 若銀行體質不好 會發生擠兌等情況 屆時就要政府介入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