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看這幾年房市報章媒體, 大多是說房價逐步下修,但實際走訪,以中古屋(新北 近20年 電梯大樓)來說,房仲的開價幾乎都是2015房價高峰時的價格,讓人不知要如何開口議價,查實價登錄, 同社區物件比較101年和目前實價登錄價格,似乎沒有什麼太大變化 ....
小弟因為買房經費都是要全部靠自己一點一滴慢慢存,所以秉持著能省則省心態 ,我目前是想說例如目前一戶1000萬左右房子,在未來5年若能價格下修打8折800萬入手,有這樣的可能性嗎? 我說的是全面性的,不是特殊個案的那種,若這5年能有200萬價差 ,可用來支付這5年房租以及簡單裝潢家具費用和仲介費等相關雜支....
但還有另一種可能,也是我心中疑惑,未來薪資環境可能持續原地踏步,房價也繼續小幅上下沒什麼變化 ,還是現在要咬著牙硬買嗎?
就我身邊同事朋友大多是咬著牙硬買,可能也是有長輩資助,因為結婚等等因素不得不買...
不知各位有什麼看法?
JOHN26899 wrote:
小弟看這幾年房市報章...(恕刪)
您好,我也上個月買房了,雖然不是台北都會,但在外縣市我實際感受跟你一樣完全體會不到下跌。
我買的社區型小型透天(每戶都是千萬以上),看住尸開的車,跟我自已做的小生意 平時接觸的客人,我只能說台灣有錢人還真不少,想要等跌還有的等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