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科技部統計,105 年底新竹、中部與南部三大科學園區已入區登記廠商計 811 家,較 104 年底增 12 家,以竹科 487 家最多(增 9 家),南科 188 家(增 4家 )次之;從業員工計 26.9 萬人,較 104 年底增 3,950 人(增 1.5%),其中員工人數以竹科 15.1 萬人最多,佔比 56.1%,另中科因積體電路產業擴廠等原因,員工增加 6,938 人(增 21.0%),增幅最大。
105 年三大科學園區營業額 2.4 兆元,年增 2.9%;就產業別觀察,積體電路產業由於行動裝置推陳出新與新興應用商機擴增,相關處理器晶片需求增加,營業額佔比最高,達 66.2%,規模 1.6 兆元,年增 8.7%;精密機械產業因生產半導體的自動化設備需求增加,營業額 978 億元(佔 4.1%),年增 19.3%,增幅最大;光電產業則因市況競爭激烈,產品供過於求,致營收下滑至 0.6 兆元,年減 11.3%,佔比亦由 104 年 29.0% 降至 25.0%。就園區別觀察,以竹科營業額居首,南科次之,南科受惠於積體電路產業擁有完善先進製程技術,具備國際競爭力,續創歷史新高,年增 16.0%,與竹科差距持續拉近。
來源
--------------------------------------------------------------------
台北市長柯文哲任內,第一個簽約的BOT案,「內科之心」內湖科技園區支援設施 BOT開發案19號動工。柯文哲說,內科BOT就是市府推動「內科2.0計畫」最重要的核心,尤其內科目前有四兆產值,內科之心BOT扮演的是育成、創新創業中心角色,要支持內科四兆產值的發展及維持。由於內科之心動工之後,預計民國109年5月啟用營運,外界聯想,柯文哲是否想以內科之心當政績,挑戰總統大位?柯文哲回應,不管選不選總統,內科BOT都要推動。
另外內科之心BOT,會不會造成內湖交通更加壅塞?柯文哲說,市府推動內湖交通改善,每推出一個策略,都有5-19%的改善,包括港墘路拓寬一線道等,不過交通無法一下子改善很多,不要變壞也很重要,柯文哲出席動工典禮,也再提市府規劃的東區南北向軌道捷運,柯文哲說,目前市府規劃的東區南北向捷運,是從大直、內湖連結到信義區,串連文湖、松山、板南、信義線,希望改善內湖交通。
來源
---------------------------------------
內科鄰近的南港,汐止科學園區產值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