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園區產值比一比:竹科+中科+南科營業額2.4兆,內科4兆(不含南港汐止科學園區)

科學園區產值比一比:竹科+中科+南科營業額2.4兆,內科4兆(不含南港汐止科學園區)


依科技部統計,105 年底新竹、中部與南部三大科學園區已入區登記廠商計 811 家,較 104 年底增 12 家,以竹科 487 家最多(增 9 家),南科 188 家(增 4家 )次之;從業員工計 26.9 萬人,較 104 年底增 3,950 人(增 1.5%),其中員工人數以竹科 15.1 萬人最多,佔比 56.1%,另中科因積體電路產業擴廠等原因,員工增加 6,938 人(增 21.0%),增幅最大。

105 年三大科學園區營業額 2.4 兆元,年增 2.9%;就產業別觀察,積體電路產業由於行動裝置推陳出新與新興應用商機擴增,相關處理器晶片需求增加,營業額佔比最高,達 66.2%,規模 1.6 兆元,年增 8.7%;精密機械產業因生產半導體的自動化設備需求增加,營業額 978 億元(佔 4.1%),年增 19.3%,增幅最大;光電產業則因市況競爭激烈,產品供過於求,致營收下滑至 0.6 兆元,年減 11.3%,佔比亦由 104 年 29.0% 降至 25.0%。就園區別觀察,以竹科營業額居首,南科次之,南科受惠於積體電路產業擁有完善先進製程技術,具備國際競爭力,續創歷史新高,年增 16.0%,與竹科差距持續拉近。

來源
--------------------------------------------------------------------

台北市長柯文哲任內,第一個簽約的BOT案,「內科之心」內湖科技園區支援設施 BOT開發案19號動工。柯文哲說,內科BOT就是市府推動「內科2.0計畫」最重要的核心,尤其內科目前有四兆產值,內科之心BOT扮演的是育成、創新創業中心角色,要支持內科四兆產值的發展及維持。由於內科之心動工之後,預計民國109年5月啟用營運,外界聯想,柯文哲是否想以內科之心當政績,挑戰總統大位?柯文哲回應,不管選不選總統,內科BOT都要推動。

另外內科之心BOT,會不會造成內湖交通更加壅塞?柯文哲說,市府推動內湖交通改善,每推出一個策略,都有5-19%的改善,包括港墘路拓寬一線道等,不過交通無法一下子改善很多,不要變壞也很重要,柯文哲出席動工典禮,也再提市府規劃的東區南北向軌道捷運,柯文哲說,目前市府規劃的東區南北向捷運,是從大直、內湖連結到信義區,串連文湖、松山、板南、信義線,希望改善內湖交通。

來源
---------------------------------------

內科鄰近的南港,汐止科學園區產值未知。
2018-03-31 13:28 發佈
哈哈,擔心台北房地產,下跌的人,又跑來帶風向了。

公告:getz9825黑名單

不另通知

回文請針對主題

請勿談論政治誰搶誰內科政績功勞...


getz9825 wrote:
哈哈,擔心台北房地產...(恕刪)


連回個文..都要牽拖一下馬英九

我覺得getz9825引用的文章很清楚地說明了內科的產值沒有比較大
只是剛好大家總公司都設在台北而已

至於提到馬英九,那只是引用的文章順便有提到而已
這就好像有人說有套衣服穿起來很帥
然後剛好提出一張佐證照片,裡面的模特兒剛好是馬英九
於是就被說他談論政治... ?!
這已經近似文字獄了

再點進 getz9825過去的發文做檢視
就可以發現人家根本不是政治咖
就算引用到有涉政治的文章,也不是故意的
如果按照這標準,那新聞評論只要有涉政治豈不完全不能參考、引用、討論?

#矯枉過正

bcn2718 wrote:
依科技部統計,105...(恕刪)
台北市就是強
bcn2718 wrote:
科學園區產值比一比:竹科+中科+南科營業額2.4兆,內科4兆(不含南港汐止科學園區)...(恕刪)


此產值非彼產值.

想要帶內湖的風向個人沒有意見,
那是發言的自由, 觀眾也自有評斷.

但可以不要做邏輯有謬誤的連結嗎?
竹科, 中科, 南科的性質是什麼? 營業額是如何計算的?
內科產值四兆的基礎又是什麼?
樓主您真的清楚嗎?
要不要去了解一下什麼叫做合併財務報表, 什麼叫做企業營運總部, 什麼叫做營業稅總繳...?

getz9825 wrote:
哈哈,擔心台北房地...(恕刪)

所有那幾白百家公司的大老闆大股東九成以上住台北市,總公司在台北市個人也在台北市繳稅,資金匯集的地方房地產永遠領先.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