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年輕人逐步去對岸發展,東南亞的學生越來越多,未來房市的潛在客戶來自東南亞,來台的外勞很多都克勤克儉,跟很多買房勵志文的買房過程很類似,看來台灣房市難回頭了,東南亞人口好幾億,一些些來買房,房市還不井噴,政院也研擬外籍人士居留,以後搞不好還會有新居民保護法,新住民購屋優惠貸款,讓台灣房市一路向上.
還有年金的問題以後就靠東南亞的新住民解決了,等外籍人士來台大量買房後,在搞個地價稅實價科稅,相信稅收滿滿,台灣人都可以爽領月退.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0228000410-260108
說到做到!大陸去年宣布對台免試招生門檻降到學測均標,目前中央財經大學、鄭州大學、中國政法大學、福州大學等211工程大學,2018對台招生簡章出爐,真的用均標,誠意十足。其中中央財經大學很詳細地列出綜合成績相同時依照哪些順序篩選考生,預料可能成為不少陸校的招台生型態。
簡章出爐證實玩真的
大陸大專校院2500所,能夠列入211工程大學只有112所(包括39所985大學),都是大陸學生搶破頭的好學校。去年7月大陸宣布對台免試招生從學測「前標」降至「均標」,一般認為大陸對台免試招生第二批次大學,能夠用均標就很不錯,因為它們對當地學生來說是很難考上的第一批次本科大學;不料現在招生簡章出爐,不少211工程大學也降至均標錄取,證實大陸玩真的。
目前已經有將近20所大陸大學公布對台招生簡章,申請時間從3月到5月底不等,面試時間則是4到5月;其中西南財經大學並未要求面試。預計3月到4月陸校將密集釋出對台招生簡章。
3月至5月底接受申請
中央財經大學是大陸211工程大學,其應用經濟學也納入「一流學科」,去年該校對台招生還要求前標,今年降至均標。招生簡章上表示,依學測總分從高到低排面試資格,面試人數不超過招生名額的1.2倍;綜合成績相同時依據以下情況優先錄取:專業志願順序、數學、英文、國文實得級分。
由於今年是大陸第一年均標招台生,各校辦法可能還沒擬定,預料中央財經大學的作法可能成為不少陸校招台生的參考。
去年被納入「一流大學B類」的河南鄭州大學;擁有「211」和「一流學科」光環、大陸四大老牌政法大學之首的中國政法大學;以及和台灣一水之隔的福建福州大學,此次也都以均標對台招生。
廈大等校仍維持前標
維持前標對台招生的985工程大學,已經貼出招生簡章的有:廈門大學、天津大學、華南理工大學、中南大學;前標對台招生的211工程大學有西南財經大學和陝西長安大學,兩校都有「一流學科」。
[中時電子報]
簡立欣
2018年2月28日 上午5:50
中國時報【簡立欣】
大陸對台招生真的降到學測均標了,不但有好幾所很不錯的陸校據此公布招生簡章,且有了具體篩選辦法。回看過去一周,學測成績公布後,先是港校來「掃」頂標生,現在又有陸校來「掃」均標生;這對被少子化打得潰不成軍的台灣大專校院來說,無疑又是一記重擊。
全球化時代人才流動,高中生畢業後出國留學,原本不足為懼。問題是:我們走出去的是哪些學生?招進來的又是哪些學生?
出走的學生除了去日本和歐美,港校每年來台招走逾200名總級分和英文都達頂標、且通過全英文面試的優秀學子,另大陸大學因為質優又便宜、地理位置近、有就業前景等因素,也吸引愈來愈多台生,其中北清復交4所頂尖陸校招的台灣學子至少67、68級分起跳,北大、北京清華錄取門檻更高達70級分。
那麼我們招來哪些學生呢?根據教育部近日公布,106年大專校院境外學生11萬7970人,比105年增加1095人,主要是新南向境外生大增5681人,加上日本學生增845人、蒙古增562人、南韓增149人及美國增113人,「適時填補陸生減少6677人空缺。」
有校長直言,不能單看人數,還要看看有沒有學費入帳。台灣學生出國讀書多是自費、全額;而上述境外學生來台有的是領「台灣獎學金」(據統計每年約1250個名額),有的是來自經濟狀況比較不好的國家,學費從學期初欠到學期末,「招這種學生進來有甚麼用?」
簡單講,金字塔頂學生走了,如果大陸又來招走台灣均標以上學生,以今年均標生3.2萬人計,不用多,只要一成也就是3200人去大陸就好,已經足以讓好幾所私校瀕臨倒閉邊緣。
少子化讓台灣高教學府經營生困,但政府卻遲遲無法端出高瞻遠矚的高教政策,只會一句「新南向」政策,讓學校去東南亞國家找學生,硬是將各國紛紛爭取的大陸學生排除在外,不僅造成國內各大學的生源出現問題,連教授都因看不到台灣高教的未來而不斷的出走,台灣高教的質量陷入危機,百年樹人的教育體系面臨崩盤,不啻為另一種國安危機,但台灣政府卻是忙於「卡管」、「拔管」,進行政治鬥爭。
也許不是所有的民眾都會去關注台大校長是誰,但是學測均標上陸校,一定讓家有考生的家長非常「有感」。一方是台灣高教危機,一方是大陸積極對台招生,孰優孰劣,民眾都在看。
----------------------------------------------------
均標?最好是無限制
台灣有不少私立大學也都有招到外籍生,這表示台灣對外招生門檻應該不高
畢業後在對岸創業工作,
順便嫁娶成家生子置產,
台灣剩便宜健保和老人,
不需要一卒一馬就統一。

--------------------------
國台辦今在記者會上發布31項新的惠台政策,範圍橫跨企業、影視、教育、醫療等等,吸引台灣專業人才西進。
https://www.google.com.tw/amp/s/news.tvbs.com.tw/amp/life/876230#ampshare=https://news.tvbs.com.tw/life/876230
[台灣醒報]
2018年3月1日 下午7:28
【台灣醒報記者鄭羿菲台北報導】大陸推31項惠台措施,提供台商優惠稅制與台胞考照,等同開放大陸就業市場吸引人才。商總理事長賴正鎰1日受訪時表示,「大陸近年發展高科技、醫療產業,台產業人才恐受影響。政府須提供更友善的環境吸引投資,人才才留得住。」工總理事長許勝雄說,「大陸惠台政策是強化在地生產,台灣唯有改變舊思維,重新思考『重商』,更鬆綁法令、財稅等制度,才能留住產業、人才。」
大陸國台辦在2月28日宣布31項「惠台措施」,其中12項加快台企的同等待遇,包括讓台商參與「中國製造2025」計畫,享受優惠稅率等政策;同時也開放台灣人民報名53項專業技術人員考試,包括高校教師、律師、會計師、建築師、獸醫、醫生、記者、導遊等職業,及81項技能人員執業資格考試,包括消防員、煉鋼人員、藥物制技人員等,範圍之大可說是春節以來的「大禮包」。
一時間,台灣掀起企業、人走恐出走的消息,賴正鎰1日受訪時表示,「IT產業尤其是AI項目的年輕人,可能較會被大陸吸引走,」大陸企業經常願意提供高薪給高科技產業人才,而大陸也正積極發展養老、醫美等產業,因此醫療行業的人才也會被挖角。就產業方面,政府應輔導人力密集的服務業留在台灣,但勞基新法3月就落實,政府若能給予6個月的輔導期,會讓企業更願意留下來。
「政府應重新思考『重商』的概念,包括看重與尊重商界的發展。」許勝雄說,不只中國大陸祭出31項惠台措施吸引產業、人才,包括美國都在強調「在地生產」,政府只有把台灣的投資環境顧好,才有本錢吸引產業、人才,包括法令、財稅或金融層面,都得加大力度改革。他認為,不要只把競爭者列為大陸,台灣是一直在跟全世界拔河。
賴正鎰分析說,台灣人才的根本問題在於「低薪」,對年輕人來說是最重要的問題,雖然工商界積極調升,但主要是台灣投資環境不夠友善的問題,企業界普遍有資金,但卻找不到投資的環境,若台灣能提供友善的投資環境,讓國內外企業都願意投資,屆時薪資水準就會上升,台灣人才就不怕會被西走。
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認為,台灣目前有3大隱憂,一、勞資、貧富對立。二、投資相關法規的鬆綁仍不夠,應給予企業友善的投資環境。三、高端人才的培養要專職專業。若這些隱憂都克服了,台灣依然還是會有前途。
--------------------------------
過去一談到加薪就有企業說要出走,低薪問題如何能解?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