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知名零售陸續傳出關閉 -實體通路危機逐漸顯現?
2017/12/05
王稚慧
瀏覽人次:390
關鍵字:零售業;倒閉;電子商務;網路購物;消費習慣改變
當你想買一件衣服時,採取的行動是什麼呢?是到實體店面看看款式,一邊拿出手機搜尋網路上的價格,然後用LINE問問朋友的意見,順便上網看看店家評價,結果最後直接在網路上下單?事實上,這樣的行為,已經對實體通路帶來了不小的衝擊。
近幾年來,美國不斷傳出知名零售品牌、大型百貨公司裁員、關閉店鋪甚至是申請破產的消息。各大百貨公司、知名超市例如Macy's、JC Penney、Sears、K-mart等商家,陸續關閉上百家分店,服飾品牌American Apparel、Rue 21也面臨破產的危機。根據瑞士信貸的估計,2017年美國的零售業據點將有8,640間店面關閉,超過2008年金融風暴時期關店數的記錄。
造成美國大型商場關閉的原因之一,是1990年代到2000年初期擴展了過多的店鋪。以人均零售商業面積來看,美國為每人23.5平方英呎,是歐洲及日本的6倍以上。快速展店的現象讓店租隨之上升,若實體營收無法維持成長,自然難以負擔上漲的店租。
而隨著網路和智慧裝置的普及,消費者使用網路購物的比例也越來越高,此現象讓實體店面的經營狀況更加嚴峻。根據美國商務部的統計,過去十年來電子商務零售額佔美國整體零售額的百分比逐漸上升,2017年第一季的電子商務零售額佔比約8.5%,與10年前相比,網路購物的比例上升了5.3%,而普遍預期電子商務在總零售業銷售額的比例仍會持續上升。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