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北房市不會跌的重要性~!

新北市及台北市房地產微幅修正後...建商暫時不在以降價方式賣屋..

這有其必要性...協助各都會的建案能有效去化...進行各都會長期的產業均衡...

民國90年~100年...台北市人口大量外移到新北市...

同理...100年~110年...雙北市人口大量外移到桃園...新竹...台中...

人口是一個地方政府最基本的產業結構基礎...

雙北市房價只要維持在 40萬/坪以上...這效果將會有效率的去化...雙北以外的各大都會區

桃園...台中...有足夠的資源讓公司可以設立於該地方...青壯人口的人材將會讓公司重新考慮遷都

各大都會有人口..人材注入下...將會提升教育建設...交通建設...營運總部設立重劃區...

雙北市未來的優勢將面臨...考驗...地方政府的競爭也是人民一大福利啊

但這人口遷移的環境是誰造成的...當然是建商..投資客...及政府啊~!

大建商以利潤優先及小建商生存局勢的變化,自然演化成雙北掛價...先去化其他都會建案...

這樣一來...逼迫剛性需求的人去買在政府已開發建設的重劃區...建商降價去化賣不出的庫存...

當然...各方面的立場..各取所需...接下來的考驗就是比遠見了...

不管是政府..還是建商...還是自住客...或是投資客...都要小心應對....

因為台灣房地產在全球宽鬆的貨幣政策下已維持多年的高房價...

未來是要面對緊縮的環境...所有的產品及資產都會面臨替代性考驗...

當然不能在用以前的舊觀念去買房或蓋房子...

我們活在這個世代...將一起面臨未來的考驗...

"現金為王"...我觀察了一陣子...發現可能無法在適用這次的考驗...

因為投資環境複雜...最悲情的環境是變成...

萬物皆跌...各國貨幣互跌...造就農產品(民生必需品)大漲...全球進入通膨

當然這些是我個人的簡單推測...分享我的想法給大家...

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2018-02-14 8:53 發佈
補充一下...

經濟學的原理是貨幣寛鬆可以造就通膨...

低利率環境及貨幣寛鬆...相信各國央行一定會想通貨膨漲一定可行...

但投資的環境很差...造就了惡性投機通膨...

各國生產力只有小幅成長...但全都是靠投機行為所創造...

演化價值及價格不對稱....

反而現在緊縮政策...低利率環境結束...

演化成不合理的通貨膨漲...甚至未來有可能變成進化版的惡性通膨...

完全無法合理解釋....

只能說人類的行為真的是比經濟理論還要強...

觀察台北市人口持續外移中...這是好的現像...平衡了各縣市的發展未來..

接下來要考驗的是各縣市政府有沒有辦法在自己的地盤...招商及創造就業機會

其實只要員工每月35000元的薪資實力...要養一間500萬到650萬的房子並不難

目前主要可以觀察 體育大學站建商正在積及開發...這一個重劃區很重要...

因為他們是捷運從林口..長庚醫院...體育大學...到台北車站...

搭乘時間25分鍾以內算是緊崩了...連青埔的高鐵也加入時間戰局...

所以這一次人口外移...延線的交通重劃區可是這三年內的主角...

如果這些建商所推出來的產品無法打破下跌的疆局...

未來市場可能賣壓就會更大了...

讓利也許才能解救低迷的市場...但讓利的同時...也間接捅了二手市場一刀..

讓利與賠錢...我想應該還是很少人會去執行的...所以人口結構持續遷移進行中...




pengkuofeng wrote:
觀察台北市人口持續...(恕刪)



閱畢
大概瞭解你所表達的
一部分也算是事實~高房價催使人群往低房價代移動
過去幾年也有此趨勢
然而這並沒有弱化台北市的產業增長能力,台北的商業活動仍然在持續成長,就業人口也不得不移入...這看租屋市場就知道了,現在雙北地區租金親民且離市中心近的地方完全是一房難求。
所以導致的結果就是,很多人得從桃園,基隆或新北邊緣地帶,每天長時間的通車工作。

毫無疑問,桃園過去二十年,都是台灣人口增長最快,最多的地方。民國80年桃園不到百萬人口,但目前已經破200,成長相當驚人。
然而20年過去,桃園依然只有工業區,遷入企業多數也是工業型企業,因此就業主力也是以工業為主~其實台中狀況和桃園類似。
換言之,較高附加價值的產業,如金融媒體,軟體通資訊等等,由於台北交通最便利,產業團體聚落最成熟,所以許多公司仍然必須利用這些資源,導致了很多人從大學畢業後,仍然是不得不進台北的,這些產業聚落在台北發展最久也最成熟,要因為居住人口轉移看來不太容易,所以結果就是你每天看到的,內湖南港塞到爆,每天上班板南線塞到爆...
最後會有些住偏遠的人受不了,不得不賣掉桃園豪華的大房,住進台北的老舊公寓...這故事過去20年其實一直在上演。

maxkingella wrote:
換言之,較高附加價值的產業,如金融媒體,軟體通資訊等等,由於台北交通最便利,產業團體聚落最成熟,所以許多公司仍然必須利用這些資源,導致了很多人從大學畢業後,仍然是不得不進台北的,這些產業聚落在台北發展最久也最成熟,要因為居住人口轉移看來不太容易,所以結果就是你每天看到的,內湖南港塞到爆,每天上班板南線塞到爆...
最後會有些住偏遠的人受不了,不得不賣掉桃園豪華的大房,住進台北的老舊公寓...這故事過去20年其實一直在上演。...(恕刪)


你的論點完全正確且現實...但那是以前的情況...不見得適用於現在及未來...因為環境條件不太一樣了

未來目前沒有人口紅利...及人材外流...現在就學的未必以服務業為導向...

所以台北市是目前我們5年級 6年級 7年級生的就業地點...

但也因為這些需求造就了...購買需求增加...房價始終不讓利...即使升息了..也不見得會馬上掛掉...

原因...政府也在不動產市場佔有一席之地...銀行更是一馬當先...

自然才會造就人口外移...且各縣市積極開發招商等政策及增加就業機會...

這不是為了反應台北市房價過高而所做的抵制措施...

而是國家建設本來就要公平合理的資源分配...

生命自然會找出自己的出入一樣...

沒有人可以強迫你待在台北...也沒有可以強迫你賠錢賣屋...更不能強迫你買更貴的房子...

但人民有選擇的權利...而政府的任務就是要創造合理的環境讓人民有所選擇...

當然...如果政府是帶頭做亂...那以上所言就當我是放屁就好...因為那只是廢文而已~!
台北,同時是台灣的政治中心,也是金融中心,如果不把其中一個中心移出,是不會改變任何事物的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