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社區有42戶沒電錶原因竟是…

好房網News記者蔡孟穎/台北報導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看了上百間房子,到底該選哪一個,除了考慮口袋的深度外,最適合你居住的房子是哪一種類型呢?好房TV主持人Sway幫你列出公寓、大樓優缺點,不妨參考後再做決定。

總戶數少,沒有人口複雜的問題,建築老舊要改建的機會也相對較大,且公設比低,需負擔的管理費、公用電費少,適合預算不高的小資族,先求有再求好;不過,Sway提醒,像位在永和等機能佳的蛋黃區公寓,屋主都很有耐心,價格雖仍會隨房市景氣修正,但還是相對抗跌,價格就會「結凍」。

盤點公寓缺點,現代人工作忙碌,公寓沒有管理員代收掛號包裹、大門出入無管控,頂樓也容易有「加蓋違建」的問題,提醒購屋族,看公寓一定要「一樓看到頂樓」,觀察樓梯間,如果其中一層特別髒,或是鞋子亂擺在門口、機車隨意停放,那層就很可能是「難相處」的鄰居。

買公寓的停看聽,要買老公寓,重點別放在都更改建的機會,應是「買後要花多少維修成本」,這攸關居住安全,所以先預計自己要住多久,如果原本屋齡就超過50年,或是要住一輩子,就不建議了,建築結構可能都不安全了。

入住社區大樓,不必自己追垃圾車、有人代收信件,是許多年輕購屋族的首選,但Sway表示,現在很多社區因為戶數多,容易有「掉信」的問題,所以會要求住戶簽「收件同意書」,同意管理員代收,但不幸掉件,由住戶自負,而這樣的大型社區,也因人口多,住戶素質難統一,也容易受上下樓噪音干擾生活品質。

但不論是大樓或公寓,挑選時都有個大地雷!Sway舉例,有例子是社區中,出現42戶「自拆電錶」,原因是不想繳公共電費,因房子空著沒住,疑似投資客,這就會導致其他住戶必須多分攤電費,管委會也容易因投資客勢力大、被把持。

除外還有共同缺點,戶數多的物件,日後房子住舊了想改建,比需要全數住戶同意,這時就容易有整合困難的問題。 別買「投資客多」的物件,除了買前打聽屋況,也可以觀察大樓外牆有沒有貼大量的「出售單」,這不是房子不好住,就是投資客拋售;切忌買房時,選項不要只有公寓或是只有大樓,更不要人云亦云,而是照自己的居住需求去挑選。

https://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106703183434.html

-----
有夠扯
原來還能這樣拆電錶喔.....

不過社區的代收信件同意書還真的遇過
而且標明是法院寄來的就幫簽收....
2017-12-27 21:39 發佈
文章關鍵字 社區 原因 4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