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最怕遇到人禍與天災,
人禍的部分就是戰爭、政治、經濟動盪,
而天災的部分,最重要因素大概就是地震。
台灣本來就是屬於地震機率高的區域,
一年四季都有地震發生,不足為奇,
但是,具災害性大地震,恐怕沒有人敢輕忽其投資風險。
我衷心盼望著台灣國泰民安,
但是,
面對台灣險惡的地質環境,
還是得慎重評估會影響房子的高風險因素。
台灣真正有科學統計並測量地震的資料,是從日據時代開始,
從上個世紀1901-2000年間所發生具災害性地震資料來評估,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災害地震(1901年-2000年),
http://www.cwb.gov.tw/V7/earthquake/damage_eq.htm
從中央氣象局上個世紀中一百年的許多災害性地震資料裡,
在這裡我想討論是影響力較巨大的災害性大地震,
我把造成房屋全毀超過4500以上的地震歸納為災害性大地震,
以上個世紀100年資料中,
房屋全毀超過4500以上的災害性大地震有:
1906嘉義大地震(房屋全毀6769)
1935新竹大地震(房屋全毀17907)
1941嘉義大地震(房屋全毀4520)
1964嘉南大地震(房屋全毀10924)
1999南投大地震(房屋全毀51711)
[至於房屋半毀或受損,因為沒有數據,無法評估]
以機率來說,上個世紀的100年裡,
這樣的災害性大地震共發生五次,
平均每20年就發生一次災害性大地震。
就過去一百年統計平均機率來分析,
如果台灣災害性大地震的發生機率平均為20年一次,
那麼從1999年南投大地震至今,
現在已經滿18年過去了,邁入第19年,
則再次發生災害性大地震機率是越來越低?還是越高呢?
媒體報導: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1119001836-260405
明年全球強震恐增2.3倍 學者:台灣進入地震活躍期
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709210078-1.aspx
(媒體報導台灣平均每年3 起芮氏規模6以上地震,
今年地震規模6以上地震只有一起。)
另外,用上一個世紀的100年統計所得5次災害性大地震來分析,
台中以南的災害性大地震(4次)發生機率的確是比
台中以北(1次)(1935年新竹大地震)機率還多,
但是1935年新竹大地震傷亡人數是高於1999年南投大地震,
1935年新竹大地震死亡3276人(1935年統計人口5,212,426)
1999年南投大地震死亡2415人(2000年統計人口22,300,929)
如果按照統計人口數量比例來比較,
則1935年新竹大地震死亡人數約相當於1999年的13000人。
(統計人口基數差距約為四倍)
以台灣目前的人口與經濟發展現狀來分析,
如果下一次這類災害性大地震發生在台中以北的話,
那麼死亡人數與經濟財產損失的情況,
恐怕很難樂觀的。
當然沒有人會希望台灣近期再發生災害性大地震
(純粹就統計機率角度來討論投資不動產的風險機率。)
sking17 wrote:
觉得统计一百年来看地...(恕刪)
我當然知道基隆曾發生這種災害型的大地震海嘯,
台北也曾經發生陷落而形成「台北大湖」的大地震,
因為整個台北盆地本身就是不斷持續地震陷落而形成的地形。
這種地震如果來一次,北部還有兩座核能電廠,
萬一像日本福島這樣爆炸而輻射大量外洩,
方圓數十公里輻射所及的基隆、台北、新北市、桃園大概都完蛋了,
因為即使房子沒倒,整個水庫集水區都是輻射水流向市區供水,
還有誰敢買這片土地上的房地產?
1900年以前的台灣當然有很多地震可以討論,
但是,要討論1900年以前的地震,
必須要有明確的數據資料,
由於統計數據不明確,房屋全毀多少?
死亡人數多少?地震規模幾級?當年總人口數據?
由於沒有明確科學數據可比較,
很難說這類地震災害性是多大?
1901-2000年的一百年,
則可以拿到明確數據,
這樣子來討論就有意義了。
另外為何找房屋全毀4500間以上的地震來討論?
這個數字如果放到今天的人口規模基數來比較,
以當年人口基數的房屋數量,
能導致房屋全毀4500間以上的地震,
換算成與921地震的人口數據與房屋密度規模,
可能都是超過1萬間以上房屋全毀,
半毀或受損嚴重沒倒更不知是多少間房屋了。
(例如1935新竹大地震房屋全毀17907,
以當年人口規模換算成1999年的人口規模差四倍來比較,
房屋全毀17907乘上四倍是71628,
這個71728數量比921地震房屋全毀51711還多。)
因此會造成這麼大傷害的地震,
絕不會只是一個縣市有災情而已。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