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他們來台灣獵房,一棟樓就賺36億。

這算是即日的消息,
房地產有多慘呢?
事實擺在眼前,
標地的價值是看買方來決定的,
說房地產有多慘的人,你手上有房產嗎?

半畝方塘一鑑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外資來台獵房 最愛觀光飯店
中時電子報
方明╱台北報導
2017年10月30日 上午5:50

工商時報【方明╱台北報導】

國內稅制對外資來台投資房地並不友善,交易量逐年下滑,但私募基金仍逢低進場,採取高出低進手法操作、獲利亮眼;此外,儘管國內不斷傳出飯店拋售潮,但外資對國內觀光飯店卻情有獨鍾,又以日資動作最為積極。

根據內政部統計月報顯示,近17年,外資來台取得不動產件數(扣除陸資)的最高峰落在2003年的2,628件,2008年金融海嘯時為第2波高峰達1,644件,爾後幾年開始下滑,但每年仍維持千件之上,2015年一度又來到1,709件高峰。

2016年房地合一稅制上路,外資來台購買不動產大幅縮手,去年大幅衰退至985件,但相較去年的慘淡,今年買氣回春,截至最今年8月為止,外國人來台購置不動產843件、年增33.8%,全年有機會重回千件大關。

從歷年交易情況分析,外資來台購買不動產以私募基金操作最靈活,獲利也相當亮眼。私募基金選擇在房產景氣不佳時進場已不是第1次,2007年美商花旗私募基金(CPI)以台幣98億元買進內湖亞太經貿廣場3棟商辦,此標的正是香港里昂證券亞太恆富私募基金(ARIA)在2006年以70億元向欣翰建設買下,短短10個月里昂轉手給花旗就賺進28億元,而此物件又在2009年時由新光人壽以115億向花旗私募基金買下,花旗2年也獲利17億元

此外,私募基金亞太置地(APL)2010年7月斥資30.5億向欣陸建設買下西門町漢中街萬國廣場商業大樓,2012年8月以67億賣給富邦人壽,2年獲利36.5億,創下私募基金投資國內不動產單筆獲利最高紀錄。

外資來台購置不動產除商辦大樓外,觀光飯店也成為外資最愛,今年初,日本大型旅行社HIS集團宣布,將以台幣5.83億元認購洛碁商旅私募案,屆時,HIS持有洛碁商旅股權將達51%。另外,日本三井集團台灣三井不動產也與宏普建設合作,於忠孝新生捷運站攜手開發「三井花園飯店」大樓。

此次傳出的韓系私募基金及日本西鐵,不約而同鎖定北市大型觀光飯店,看準的就是韓、日觀光客來台人數持續成長,政府在拚觀光之餘,意外帶動外資大舉來台投資國內觀光飯店市場。


2017-10-30 13:14 發佈

在01房地產版前幾天有看到一個大哥留言...小弟覺得滿有道理的


他說將來少子化的問題......如果將來放寬開放大陸人來台買房....那還會有少子化問題嗎

我覺得有點道理...因為如果毛起來開放了..不止救房市..也會引發後續周邊的帶動...如也救到很多學校了

不過就要看那時大陸人想不想來買房和唸書了...
成吉思汗JJ wrote:
這算是即日的消息,房...(恕刪)

之前陸資來台買飯店,就被說成一條龍不能給他們賺!
現在一樣日韓來買,也搞一條龍,我們就捧上天,其實看了也可悲。
把錢變成日元韓元的外匯存底,對我們自己一點幫助也沒有,而日本也是一樣賺我們錢不手軟,下訂單砍的比別人凶,然後我們還一堆人愛他們😧
今年我最開心的新聞就是郭董把夏普買了!
這新聞不就說明了,有賺錢的都是在幾年前就出清了.後面接手的應該是套定了,不過沒差,反正是保戶的錢.
看吧!說過很多次.陸資游進.很多是有獲利的.但是還是提醒.台灣制度道德不健全

左手交右手.肥了自身.害了一堆盲目跟進.案例太多.手法越來越精進!!
成吉思汗JJ wrote:
這算是即日的消息,房...(恕刪)


但是成大, 你從2012之後自己也都不再買房了勒。
2012年獲利出場.....

請問還有認錯再進場嗎?
telecatw wrote:
2012年獲利出場...(恕刪)


我看樓主現在連中立都不裝了,
大概也沒必要了!

就如同有位網友講的,樓主可能走帥X頭那種代銷路線,
現在只是試水溫

在房地產下跌趨勢中看多,果真是善心人士

房市背哥 wrote:
我看樓主現在連中立...(恕刪)


原來是帥叉頭那種的.讓別人上前線幫他衝鋒...

telecatw wrote:
原來是帥叉頭那種的...(恕刪)


樓主如同 司馬轉世 日月可昭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