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真相真得很傷人,原來家戶數才是房地產觀察重點。

這下子大數據磚家要綽賽啦!人家花老師都說少子化不可怕哩!

上萬餘屋該賣誰?他說少子化沒那麼可怕
#老屋 #人口紅利 #少子化 #餘屋 #賣壓 #購屋族 #換屋族 #老人 #房市 #都更
好房網News記者蔡孟穎/整理報導
當房市趨勢參考值之一的人口紅利拉警報,餘屋又逐年增加,爆量的供給該賣誰?有專家說免驚!少子化並沒這麼可怕,甚至現在這些空餘屋,可能還不足市場需求。
有專家認為,10年後少子化對購屋需求影響沒有那麼大(好房網News記者張聖奕攝影)
台北市房市情境。(好房網News記者張聖奕攝影)
不斷增加的餘屋賣壓,加上即將來臨的少子化海嘯,讓賣家們不得不趕緊讓利搶客,但台北市、新北市老屋改建發展協會理事長胡偉良則認為,購屋需求不會減少,他在蘋果日報撰文表示,光是現在住在老屋的住戶們,10年後就會替房市增加至少125萬戶的換屋需求。
胡偉良解釋,據內政部統計截至今年6月,全台40年以上的老屋就有約179萬戶,10年後就50年了,雖老屋不等於危樓,但部分會慢慢出現龜裂漏水問題,早期老屋會有像耐震性、防火等瑕疵,且對於銀髮族的屋主來說,上下樓除行動不便外,意外發生率也會增加,而老房子也未必符合未來年輕購屋族的居住需求,所以屆時保守預估會有7成以上的換屋需求。
內政部次長花敬群也在臉書表示,購屋需求的指標,應該是看家戶數,雖台灣人口成長率逐年下滑,但家戶數才是不動產的需求指標,近年都是呈現正成長,且由1、2人組成的家戶比例愈來愈多,已逾整體一半。而餘屋過多的問題,不是停止蓋房子,那會傷害國家經濟和產業,而是新屋都是以素地興建,解決方法應是將供給來源變成「舊屋都更改建」,並配合部分作為社宅出租,就能減少新屋大量進入買賣市場,擠壓房價。
2017-10-30 9:13 發佈

huangyaopai wrote:
這下子大數據磚家要...(恕刪)


別人我是不知道

我的話是希望兒子結婚後

就要搬出去住

不要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

保有個人的空間和距離

這樣感情會更融洽

所幸

很早就達成願望了

只是........

要如何向承租已久的房客說

我想要把房子收回來

真的難以啟齒啊!!!

Jodan wrote:
只是........
要如何向承租已久的房客說
我想要把房子收回來
真的難以啟齒啊!!!


所以像我啊

雙北買四間

收一間回來就好

剩下還可以繼續租人

我四間裡面還有一間是六套房的

還可以順便轉移房客

仁盡義至了...
通篇只講了數字,
但是也不想想住在那老屋的屋主的能力,
誰不想住新房子,有需求不等買得起,
就像全台還有多少十五年以上老車一樣,
或許車子終究會不能開,或殘值不符修理成本要報廢的一天,
但是老屋呢?都撐這麼久了,多的是再東補西補大翻修的都有,
想要那些老屋都更談何容易。

Jodan wrote:
所幸

很早就達成願望了

只是........

要如何向承租已久的房客說

我想要把房子收回來

真的難以啟齒啊!!!


那就住女方那邊的房子就好了
現在小孩生得少
父母親幾乎都有幫子女準備房子

不信你問問版上先進們,都幫子女備好房子了~
huangyaopai wrote:
這下子大數據磚家要綽...(恕刪)

還在講都更?
http://m.home.appledaily.com.tw/article/index/20161122/37460003/news/%E7%9C%8B%E8%A1%B0%E9%83%BD%E6%9B%B4%E6%94%BF%E7%AD%968%E6%88%90%E5%BB%BA%E5%95%86%E4%B8%8D%E9%A1%98%E5%8F%83%E8%88%87
我認識的已經沒有人對都更有興趣了~~朋友的房子談都更也談了7年了,還在談。
都更,這夢很美很夢幻
只能說花敬群的數字與邏輯是個幌子

kennychu123 wrote:
有需求不等買得起

+1.

算是假性需求!


實際上,應該要以"有需求同時也有能力購買者"來看才能算真正的需求!

terrybog wrote:
還在講都更?http...(恕刪)


別的地方我不清楚
我家後面那條光武街
從板南線完工
都更談了幾十年了


再看看環狀線新埔民生站附近
那些店面是能看嗎
不是錢莊理K不然就是輪胎行
都更
容積獎勵沒大幅放寬的話
難成




除了台北以外 其他地方都蠻慘的
連國立大學教授都去招生了
多少陸軍部隊營區變蚊子館
買台北準沒錯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