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有網路文章講,一般人一生的薪水收入也不高,就我自己的想法雙薪家庭買1500的房子就已經算是沒有生活水準了,20年綁下去,真的會快樂嗎?在台北,這種總價還被說便宜.....真的住台北都是月入20、30萬嗎?
我在國外工作 現在回台了還是會去外籍移工的地區去吃吃他們的小吃,只見他們開始當移工時月入不到兩萬存了點錢然後租房開店到最後一間間由租變買,再看看我們現在的年輕人..真的有種高不成低不就的感覺⋯⋯要求高薪的同時請問你的競爭力到哪了?起碼的兩國語言有嗎? 昨天去嗑一鍋600的火鍋,旁邊坐了兩個國中生,聽他們談話有時中文有時印文,我在他們的身上看到是兩個市場的未來,而你畢業甚至出社會了卻還在抱怨著你所謂的鬼島?
國民平均所得才多少?實際上靠自己買的有多少人做的到?我周遭同事年薪才70~80都不敢想了,你自己想看看吧?只能說是少部份金字塔頂端的人.
如結婚所有費用與購屋的金額相比,差距跛大的吧,試問有幾個人結婚是靠自己的,就連結婚的費用都沒能力自己出了,還要老父老母親贊助,更何況是要買動輒1、2千萬以上的房子,有這麼容易嗎?不覺得有所矛盾嗎?有些人一出生就不愁吃不愁穿,一輩子都花不完,有些人一天不工作就全家喝西北風,有些情況是要靠時勢,運氣,可相提並論?每個人起跑點不同,你能說誰不努力,不上進,路上常看到20來歲的小朋友開著進口車,就一定是他自己買的嗎?不能是開他有錢老爹的嗎?時代不同,背景不同,不是肯努力就一定能達到,如果真是這樣就不會有窮人了,傻了嗎?有富人不當當....騙的了別人騙不了自己,說的跟真的一樣,還要硬拗我也醉了............
結論:有富爸爸真好啊
Allen哥哥 wrote:
國民平均所得才多少?...(恕刪)
平均所得?你知道台灣地下經濟加上免稅的行業有多少?如果再加上他們,妳認為平均所得會有多少?台灣的地下經濟與免稅行業整體比例也算世界高的,2300萬人平均財富世界第二... 光存款平均一人就270萬了...你認為物價高?在這些平均值看起來算低了,台灣沒有礦產資源再這樣的條件下能有今天的物價所得比已經讓世界驚訝了...也難怪是富人的天堂..還是努力突破自己吧!富人群聚下,最後壓迫的還是那些觀念錯誤的底層,你住貧民區周遭都是貧民自然你覺得所得低,但你一旦跟這些貧民觀念不同了,自然就能跳出這個圈了,不好意思我住的社區全是日本與外國人居多 對經濟衰退的感覺沒那麼強烈 到了所謂的外勞區反而覺得好轉,看多了外國人想像台灣年輕人的未來隨著世界村的形成會越來越嚴峻,因為能力不夠,高薪會被別國取代,而低下骯髒的工作不肯做會被他國肯做的取代,到時真的還是只能靠爸繼承吃老本了⋯⋯起薪就要跟人均一樣?你會不會想太多了?我認識的周遭在公司待超過10年的哪個不是月薪五六萬...新進的肯做不怕髒的工作天每天加個兩小時也有這個所得...若問我們這代5.6年級的錯誤,我能說的是我們被中國那種重學識的教育影響卻疏忽了該給下代最重要的技術,道德與價值觀導致現在年輕人的窘境
bike speed wrote:
外縣市應該很難想像台...(恕刪)
你說的沒錯,
所以說書,有人喜歡念有人就是不愛念,台灣失落的這代大學濫建很有關係,0分也可以備取上大學,大學四年,得到的是文憑,智識與技術卻是0,以前有強調技術的技職五專,不愛念書也能有個專長,現在呢?大部分大學跟混吃等死撈文憑沒什麼差別,浪費了4年,也造成台灣技術的斷層,傳承的時間延後,人人都自詡大學生誰要做黑手
最近來了個大學生機械系的人員,plc會嗎?不會,機械控制懂嗎?學校有教我有書但不會 機械繪圖會嗎?有學懂一點, 拿張機械剖面圖給他看這是什麼意思代表?不知.....心理真的很不爽,你四年到底是在唸三小朋友
至於留美回來賣豬肉做家業個人認為沒什麼不好,或許改天它美國同學或者國外企業找上門那把他家的豬肉推到國際舞台也說不定,多了個語言等於多個市場,畢竟機會他比別人多了一個市場的機會
我認識30幾年的朋友,她專科時自己找學校籌學費打工甚至去酒店打工,去加拿大唸書也是在郵輪上半工半讀因為郵輪工作不用工作證,開始幾年的確很苦因為語言還不熟,現在她是那艘郵輪的一級主管了
現在年輕人身上我看不到有那份勇氣與堅持,別人我不清楚但至少我們公司這倆年新進人員的身上我是看不到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