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的房子有可能在辛苦付完房貸之後......
旅日作家劉黎兒觀察日本房地產
日本過去也是「有土斯有財」想法,但經歷過90年代泡沫崩潰,乃至最近空屋近乎1千萬戶的現實,逐漸知道得放棄「不動產=財產」幻想,拚命買房的人最易淪落底層,擁有房子反而是成為「下流老人」的捷徑,老房子賣不掉,也租不出去,真的是「負動產」無誤!
原本日本土地房產神話大破滅一次過,沒人囤房;但安倍經濟學搞出負利率,讓許多人擔憂錢無法保值,買房子安心,但現在日本房地產鑑定業界頂尖專家都斷言說「買房就是淪為下流老人的第一步」,日本沒有任何利多材料,房價絕不會上漲,最可怕的是想賣根本沒人買,也沒人租。
日本今年一開年,兩大最具權威的財經周刊《東洋經濟》、《鑽石》不約而同地做了封面專刊,提醒這個事實,房子是無窮的煩惱種子、是不良債權。
日本現在每7戶就有1戶空屋,多達820萬戶,這還是2013年的調查,現在至少1千萬戶;根據野村總合研究所預測,2033年空屋將達2167萬戶,是2013年的2.6倍,空屋率達30.4%,每3戶就有1戶,非常恐怖。專家稱此為「海綿化現象」,離東京電車車程1小時的近郊,如埼玉縣西南部等的住宅社區,過去是熱門通勤圈,不少40年老舊公寓遭棄置,空屋草長到2樓高,看不出門在哪裡。
類此日本高經濟成長期蓋的房子,不計其數,逐漸空屋化,賤價求售但沒人買;不僅郊區如此,東京都心高齡化嚴重的如豐島區、葛飾區等也一樣,有安全之虞的,區公所還強制拆掉。空屋太多,不僅容易遭竊,附近商店相繼關門,生活不方便;公寓大廈除了少數地區外,已建2、30年則掉價到新屋價3分之1以下;隨著老朽化,修繕費越來越高,退休族負擔不起,若還沒付清房貸,真會淪為溫飽都難的下流老人
房子不可能漲,賣不出去也租不出去,維持成本及折舊高,即使現金保值不易,但千萬別去買房,人口不斷減少,沒人住房,東京其實最糟;奧運後人口大減,這些年供應過剩,加上東京高齡化最為嚴重,年輕人沒醫院等可用,不會想住東京,2021年起東京房價將再暴跌。
專家指出,若真要促進房地產景氣應鼓勵租房,而非買房住,租屋才需要大量房屋,買房則1家1戶,租房則1家需要1.5戶,修繕需要也是租屋較多,日本年輕人也漸朝租賃主義走;因此房產業者最好別老要人買房,害人卻不利己,日本如此,台灣何嘗不是!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