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商蓋房子,從買土地,造屋,銷售,的確從無到有生產了一間房
然後賣給買方,真的生產了產品出來,於是列入GDP
(暫時先不論建商賺多賺少)
房地產的二手,三手,多手...交易也都列入GDP
也就是左手賣右手,右手再賣給左手,這樣也是會提升GDP,
而且可能提升的比最初建商的還多,讓數字政績變得好看一些
這過程之中,的確創造了一些工作機會,例如代書,例如房仲業
(不要去論代書,房仲有沒有錯,就是工作)
轉賣來轉賣去,短時間內(相當短)一間房創造上百上千萬的GDP
可是有實際有生產力嗎?
這幾年的房地產升值,其實排擠掉太多真正能夠從事生產的投資了
(炒房10年,拖垮經濟30年)
以經濟學來看所謂投資,應該是要真正能夠在下一期有實際生產力的項目
可是中古屋的交易,有嗎? 生產了甚麼?
中古屋交易根本就是假的經濟火車頭
在台灣房地產連續瘋狂漲10年後,
滿想聽聽高人分析,若崩盤,會有怎樣的全體經濟危機?
PS.按照01的規矩,好像應該要自我介紹一下,不然只會狂酸到歪樓
小弟父母有房,在大安區精華路段,也有在出租的
自己目前也有在考慮買房,年收入有7位數,老婆收入也有7位數
但也在等房價回到合理,何謂合理?一般一人平均薪資的7~15年
當然看地段,看大小去調整
這篇只想討論房地產若崩盤,造成甚麼金融危機 經濟危機,
打自介,只想避免酸酸魔人發功
THANKYOUR wrote:
這幾年的房地產升值,其實排擠掉太多真正能夠從事生產的投資了
(炒房10年,拖垮經濟30年)
以經濟學來看所謂投資,應該是要真正能夠在下一期有實際生產力的項目
可是中古屋的交易,有嗎? 生產了甚麼?
中古屋交易根本就是假的經濟火車頭
台灣近10年生產性的投資消失該先想到恐怕是外移了
在水電雙缺下,上市公司的投資優先落腳在海外也怪不得別人
所以所謂"從事生產的投資"移入房市的觀點我存疑
可以明顯觀察到錢入房市的因素恐怕反而是股市
這點看看現在每日交易量離二千億有多遠就知到了

至於房地產崩盤其實影響自住者小而影響投資者大
所謂投資者真大咖早在奢侈稅時實施前後就優雅的下車了
手中的物件大多透過帥過頭之流早早的就套給了菜籃族
如果你相信當時的什麼集資買房我代你炒的鬼話
那我相信你應該也是白老鼠中的一隻(逃走了沒?)
所以啦!銀行手中的房貸是自住客貸的~不需要耽心,有薪水就會繼續付
銀行手中的房貸是菜籃投資客貸的~不需要耽心,膽小槓桿不敢玩太大
銀行手中的房貸是建商土建貸的~不需要耽心,因為有超額擔保
反正只要有政府在,銀行沒人為因素下絕對不會倒
金融危機+經濟危機?您真的想太多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