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不斷上漲到底是對多數人有利還是少數人有利?

最常聽見民眾說的就是房市不論上漲或下跌只要自住就沒差,排除自住需求後對於房市上漲有利的人是否只剩下投機客?
房市多多提出見解是說房市的興盛上漲能帶動各大產業經濟活絡建設公司或營造廠等行業鍊能提供大量就業機會等云云,可是房價若回歸合理自住需求多,需求一出不是也能帶動建設公司、營造公司等開發新建案? 而不是房價炒得高高的產品都往高端消費者去,這樣不斷上漲房價的怎能說是帶動景氣興盛?

所以到底房價上漲對整體社會有什麼幫助?還是僅是圖利特定族群?不斷喊多看多的人若非要賣出房屋何來利益可圖?為何要不斷與看空希望房市回歸合理的人隔空開火對嗆,紛爭不斷?是不是不太理性?
2017-08-15 17:55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房市

Melo7434 wrote:
最常聽見民眾說的就...(恕刪)


我的解讀方式是有錢行遍天下,無錢寸步難行,房價高與低自然有房價高與低的道理,市場會決定一切,無需過度緊張漲或跌。
沒錯,房地產促進經濟是因為蓋房子,不是因為房價貴。
可房價跌,有人會虧錢,有人會破產,那些人很怕,所以要嗆
Melo7434 wrote:
最常聽見民眾說的就是...(恕刪)
房市價漲才會有需求, 才會帶動景氣
試問房市走空下跌, 連空空都不願上車
多多喊歸喊, 也只能隔岸觀火
這樣氛圍景氣一定變差的
當多數人有房產,則房市上漲,對這些多數人有利;反之,如果多數人沒房產,且多數人有房子剛需,那麼房市上漲對多數人不利。

目前的統治者很機靈吧,看資料能知道台灣自有住宅者的真實比例是多少。雖然買不起房子的人叫聲最大,但是拉攏沉默的多數人才是一人一票制度下勝選的保證。

Melo7434 wrote:
房市不斷上漲到底是對多數人有利還是少數人有利?...(恕刪)



這問題其實很單純,只是願不願意去面對真相而以

一、如果確定房價會漲,大多數人都會買房;反之,如果確定房價會跌,大多數人都不會買,而現實生活中的變數在於你無法確定會漲還是會跌,若能確定,其實大部份人的作法都是相同的,所謂"投資客"、"炒房",只是看錯的人給別人扣上的帽子而以,不論股市房市,自古皆然

二、跳脫從雙北看台灣的思維,從全台灣的角度看,過去十年想買房又沒買的人,大多數不是買不起,而是怕買在高點、怕買了會跌,中南部幾乎都是如此


所以,站在居住正義的角度,要最大化的讓民眾有房,則漲優於跌;只可惜,現在"居住正義"這個詞被仇富的、非精華區不住的人綁架,往往打著居住正義的大旗喊出來的,都是一些讓人更不想買房的政策,只要房價跌了,即使越來越多人不願意買房、即使他們仍然租屋,卻還是可以高興的喊著"居住正義"實現了
看看香港 你覺得持續上漲的房價會對大部分是好事嗎?
要想想,房價持續上漲,即使現在有房子,但以後孩子長大,還可以繼續擁有房子嗎?他們的壓力是不是更大。
結婚生子都需要空間,當房價上漲到雙薪家庭都不願意承擔時,就是少子化,就是國力衰退,未來勞健保陸續破產,自己的老年照護很有可能就要靠賣出殘值不多的房子來支付。

華人的詭異價值觀會不停的斷送下一代的未來,看看歷史就知道,最後就是革命,洗牌,再來一次。但短時間不會發生,因為現在的青年真的弱...

man91517 wrote:
看看香港 你覺得持...(恕刪)
\
大大意思是鼓吹
學中共的無產階級革命
可是現在中共比我們還資本

Melo7434 wrote:
最常聽見民眾說的就是...(恕刪)

房市不斷上漲有利也有弊,不妨研究一下台灣房市三十年來的變化,房子是一種高單價商品,台灣在10年前早就步入了M型化社會,有錢的人資產配置不是流入房市、就是流入股市、海外,台灣資金市場其實是操控在這些金字塔頂端的人手上,房市裡資金不斷流動就會推升房價上漲,當有錢人不再把置產當投資標的,房市就會變成一灘死水,畢竟房子還是有錢人的市場。人有兩隻腳錢有四隻腳。買房就是要看時機點而已,大家都不買房,那可能代表有錢人資金流出海外,可能人也走掉了。85年到92年期間台灣房市處在空頭期,正好與台商出走大陸的時間點重疊,98年到103年房市多頭也符合這個鮭魚理論。我的看法,房市上漲就是對已經買房的人很有利,對沒有房的人很不利,這是很簡單的邏輯,何必問呢?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