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到一個影片, 感觸良多, 身在軟體業多年, 本身人生和工作經驗體會到, 如果你的買房目的是為了"成家", 然後自身條件又不好, 其實你最該先關心的不是老闆給你22K, 也不是少子化人變少, 而是你有沒有意識到自己"價值"和"時間"的重要性, 以下提出2種行為思考模式, 希望帶給年輕人一點不一樣的反思.
[瀑布思考模式]
簡單的例子就是, 就是從小學校教你的, 凡事要計畫, 按部就班做, 從期末考試, 到大學升學, 到就業找工作, 你可能的做法會是這樣:
我要念好書->期末考試成績棒->考上好學校->面試上好公司->有好的收入->5子登科人生圓滿
所以我現在每一步都要好好努力, 離期末考還有一個月, 我要列一個好棒棒超詳細讀書計畫表:
讀數學(因為做最難)->讀英文(次難)->.....
看起來真的不錯, 但結果往往變成下圖:
![[分享] 瀑布式 VS. 敏捷式思考的成家買房計畫](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707/mobile01-118d9c9e386a14c7d2927f52ab83262a.png)
越到期中考的時間才臨時抱佛腳, 越困難的都拖到越後面才做, 計畫趕不上變化, 最後20%時間去做80%的事情, 就像80/20法則.
所以前面計畫越多, 想越多才去做, 做的又不確實, 結果你的成功機率越低.
轉到"成家"計畫這件事, 我想你的計畫可能是....
"25歲做一個月薪5萬的工作->30歲前存300萬買1千萬房->35歲前娶好老婆生完小孩"
還是
"25歲做一個月薪5萬的工作->30歲存100萬+少子化崩盤用3折買300萬房->35歲前娶好老婆生完小孩"
一個從20歲開始, 長達15年的超長遠計畫, 我們假設找一位強者, 這三個階段對他的成功機率大概都有9成, 那他完成這目標的機會大概有多少呢?
答案是 0.9 x 0.9 x 0.9 = 72.9%
感覺有點怪怪的吧...因為計畫太長, 很久才反省一次, 變數又太多, 如果你25歲找不到5萬工作, 或是30歲存不到100萬, 或是等不到少子化崩買3折屋, 你的人生就卡住了, 等到有結婚成家需求, 你可能會很痛苦, 要馬找救兵, 要馬就延遲計畫...
而這種思考行為模式, 在軟體開發上, 叫做瀑布式開發, 就是用計畫驅動你的行為模式, 卻不時時修正:
例如:需求->開發->測試->驗收, 然後往往客戶或市場說不是他要的, 叫你打掉重練, 就像BOT蚊子館這種case一樣.
也許程式和建築物可以打掉重練, 但你的人生能打掉重練嗎?? 這種一條鞭一次到位的人生計畫, 能一帆風順走下去嗎? 中間你有閃失的話, 你有訓練修正的能力嗎? 讓我們換一種思考方式吧.
[敏捷思考模式]
也就是用價值驅動你的行為模式, 請先找出能以"成家"為目標, 對"成家"最有價值的事先列出來, 依個人價值觀和能力, 挑出最有價值得事先做, 並把計畫縮短到每個月, 我們看20歲到25歲(5年)就好, 看看有什麼變化:
對"成家"最有價值的事先列出來:
1. 每個月先脫離22K
2. 每個月存1萬
3. 找個好老婆
4. 買房子
依個人價值觀和能力, 挑出最有價值+可以做到的事先做, 就拿大家常講的22k吧, 我們每個月先脫離22K:
每個月都去試能脫離22k的所有機會, 哪怕只有5%的機會會成功, 那你一年12個月就會有12次的5%機會脫離22k, 反過來說, 你每次有95%的失敗機會, 你試到年底還是失敗的機率有多少呢?
0.95的12次方等於0.54, 等於到年底有5成的失敗機率, 一半一半, 也許你會說人生怎麼能用數學算, 而且你算錯了, 但小弟要講的觀念是, 如果你不去做, 時間一直過去, 只會浪費了你的機會.
只要你時間切的不要太長, 即使每次目標只有比上次改善一點點, 累積起來也會相當可觀, 如果你什麼都不做, 5年後, 你還是只有22k, 但你做了, 絕對有機會脫離22k.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下面的陳品萱故事, 個人相當佩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zsuQyLqCsU
在影片最後一分鐘她說: "長遠看起來可能非常遙不可及, 可是當你把這段的距離慢慢的量化, 這個月做到什麼程度, 其實一步一步都能邁向它".
再看看柯P說的, a的n次方理論: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0zhdMwD2Z8
"當a小於1, a的n次方值趨於零;而a大於1的時候, 則a的n次方值趨近無限大"
也許你又會說, 你講的倒輕鬆, 薪水哪有那麼好升, 請看看呂秋遠先生的這篇文章:
http://www.storm.mg/lifestyle/289127
"哨音還沒吹起,比賽就還沒結束,永遠都還有機會" "放棄,是最簡單的決定"
敏捷式思考模式, 不是一次到位, 而是先最有價值的事, 先有個成果, 以後再慢慢完善, 所以成家不一定要買房, 但是你一定得累積自己的價值, 不然只能永遠"等""等""等", 等著機會降臨.
最後, 還記得我文章開頭說的, 今日看到的一個影片, 請看看"時間"的重要性:
https://www.facebook.com/adisgood/videos/10207885035918507/?hc_ref=ARQuDapa-1-QszN25ebes9z3xREdPgkbc3-JolRu0XUhwU-gjht5UuzM9VPatyqiSfw&pnref=story
人生機會無限但時間有限, 面對減法人生, 你不製造自我提升價值機會, 你可能就永遠沒機會了.
試試另一種思維來計畫成家吧, 小弟集合以上故事和思考方式分享給大家參考, 若有不周處請多見諒

現在年輕人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