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請來說說您的買房故事 供大家參考

先來說說我的,藉以拋磚引玉。

以下是 我家近日的買房故事:

我是生手,
我是房地產生手 。
所以我認份 上課,
花時間看房 尋找有緣的物件。

此次買房目的是 剛性需求 非投資理財。

今天心血來潮,
數了一下 到底看過多少物件,
答案是 有紀錄的物件 約100多件。

期間總共多久呢,
到現在 剛好滿3年。

其實 平均起來,
一個月 才看3件。

更早前 好友告訴我他的經驗,
他現在住的有電梯透天,
是歷經看屋300多間後,
再透過管道 連上建商老闆 買來的。

大家應該會笑我了,
1.比起他的功夫,我家近日買房 是靠運氣買的。
2.賠定了。會賺嗎?不要開玩笑了。


再下來,歡迎提供經驗,互相學習。

2017-06-09 22:07 發佈
文章關鍵字 買房故事
運氣到 wrote:
先來說說我的,藉以拋...(恕刪)
没有看到故事,地基不好樓會倒,重寫!
當初看到第8間就買了,差不多花費兩個月。
賺賠隨緣~買價符合當下行情,貸款付得出來即可。
應該我比較懶吧!!
地段無敵
三間都看一次就下定了
88年,92年,102年
平常就有上網還有金石堂誠品翻書作功課

所謂地段
離捷運站走路五分鐘內
附近無嫌惡設施
門牌必須是無巷弄
新成屋或預售
買屋的話 因為老婆愛乾淨 我們只看知名建商的新成屋 不考慮中古或預售

在預算範圍內 評估生活品質與交通 由於小孩唸美國學校 所以不用考慮學區

我25歲時 已結婚一個小孩與爸媽哥哥一起住..

因住不下..萌生搬出的念頭..

當時聽到有一間房屋被法拍..就很幸運地我以2拍拍下..

板橋社區電梯大樓5年房.室內26坪才255萬..

我只重新粉刷.買家具家電就搬進去住了到現在~~



運氣到 wrote:
先來說說我的,藉以...(恕刪)
運氣到 wrote:
先來說說我的,藉以拋...(恕刪)

我七年前看第一間,看一次就買了
我同事前幾天,第一次買房(金聯平價屋)
連看都沒看就買了
這世界真神奇啊

目前這間房子 15年前購買
看了一次 不到十分鐘
事後有點後悔 需整理 花了好幾十萬
但一住15年了 漲一倍
現在的上班族真的很難買房了
一千萬換算成20年貸款 不計利息 一個月要41666元
文有點長,跟各位分享

我2000年退伍就北上工作,2001年就預期台北房市離底部不遠,2001年就開始看房直到2003年,都是上網、看報透過仲介看中古屋,放假都是跟當時女朋友現今老婆一起看房,初期買氣真的不好,尤其SARS更慘,還要政府祭出各項優惠房貸,但2003年台北房價已開始上漲,但我的金主老爸在南部,每次都是看完覺得不錯的幾間 等他有空北上再約一起看, 那時南部房市很差,老爸無法接受北部房價這麼高,還上漲,從文山區看到、信義區、內湖、大安、中山超過百間房子,中間真的有看到幾間真的喜歡,也有出價,但都礙於種種因素都沒有成交,印象中最痾晚的一間 位於信義區邊陲 ,那時鐵路尚未地下化,位於饒河夜市 入口隔了鐵道對面,剩下一間頂樓樓中樓共90坪(還有30坪露台無權狀可用)成屋,小弟學長買在此棟2樓,一直推薦我去看,看了也喜歡,話說開價一坪 28萬、談到一坪26萬有機會成交,但我們不要頂樓的30坪 ,所以miss掉了,放到現在應該上億元。
後來看房之旅受到中間為了看房出了一次車禍,加上房價上漲而中斷,中間沒再積極看房,一直到2006年快結婚了,才又開始被動看房,這時也才看2~3間,買的第一間還是我爸媽上來提親那天,順道去看一間當時18年電梯華廈離捷運站7~8分鐘路程的房子,最後花時間積極出價,提親反倒變次要的事了,最後也順利成交,老爸幫我負擔80%房價,裝潢及20%自己負擔,過程真的始料未及。
結婚住進去第一間房之後,工作、投資都算順利,也開始慢慢累積資產,2008年遇到金融海嘯,原本以為世界末日到了,但看到各國這麼用力QE,也預期美國經濟會被$砸出一條路,就於2009年過完農曆年後把手上所有現金全壓到風險性資產,結果沒想到不到半年就有很好的的結果,也因此開始想要第一次換房,此時家中老二還在媽媽肚子中就開始看房,也於2009年/8月買下靠近捷運站5分鐘路程的19年老屋更大且雙車位,原本舊房子 於2010年/2月順利出脫。
老二一出生即搬到新屋,但小弟的工作運開始有點不順,此時在朋友介紹下找了一位老師來看,認為那間房子不適合,剛好有朋友一起出資的建商在此房附近離捷運站1分鐘路程推預售案,也找了老師一起去看,在老師強烈建議下2010年/6月買了預售案,由於第一間房有獲利,第二間房也看到同社區成交價格緩緩上漲,當年也想當起包租公,也在仲介介紹下買了幾間公寓出租,也有穩定的額外收入。
2012也開始於南部看屋想幫爸媽由目前透天搬到電梯大樓免於爬樓題之苦,也順利於2013年成交一間已蓋完地基的預售大樓的高樓層房子,
16年農曆年前已搬到新家,原本有熟識的仲介要介紹客戶15年11月先買下我們的舊房子,此時房市已走下坡一段時間,也預期還會往下走,但老婆堅持要等搬家完才給人家看,所以錯過黃金期,等到搬完家再賣房房市更差,但也順利於16/8月賣了整整6個月在"讓利"下順利成交,這就是小弟的買房經驗。
也還在觀察房市,有想要再換一次房,但還在努力賺錢、存錢。
文有點長,跟各位分享

我2000年退伍就北上工作,2001年就預期台北房市離底部不遠,2001年就開始看房直到2003年,都是上網、看報透過仲介看中古屋,放假都是跟當時女朋友現今老婆一起看房,初期買氣真的不好,尤其SARS更慘,還要政府祭出各項優惠房貸,但2003年台北房價已開始上漲,但我的金主老爸在南部,每次都是看完覺得不錯的幾間 等他有空北上再約一起看, 那時南部房市很差,老爸無法接受北部房價這麼高,還上漲,從文山區看到、信義區、內湖、大安、中山超過百間房子,中間真的有看到幾間真的喜歡,也有出價,但都礙於種種因素都沒有成交,印象中最痾晚的一間 位於信義區邊陲 ,那時鐵路尚未地下化,位於饒河夜市 入口隔了鐵道對面,剩下一間頂樓樓中樓共90坪(還有30坪露台無權狀可用)成屋,小弟學長買在此棟2樓,一直推薦我去看,看了也喜歡,話說開價一坪 28萬、談到一坪26萬有機會成交,但我們不要頂樓的30坪 ,所以miss掉了,放到現在應該上億元。
後來看房之旅受到中間為了看房出了一次車禍,加上房價上漲而中斷,中間沒再積極看房,一直到2006年快結婚了,才又開始被動看房,這時也才看2~3間,買的第一間還是我爸媽上來提親那天,順道去看一間當時18年電梯華廈離捷運站7~8分鐘路程的房子,最後花時間積極出價,提親反倒變次要的事了,最後也順利成交,老爸幫我負擔80%房價,裝潢及20%自己負擔,過程真的始料未及。
結婚住進去第一間房之後,工作、投資都算順利,也開始慢慢累積資產,2008年遇到金融海嘯,原本以為世界末日到了,但看到各國這麼用力QE,也預期美國經濟會被$砸出一條路,就於2009年過完農曆年後把手上所有現金全壓到風險性資產,結果沒想到不到半年就有很好的的結果,也因此開始想要第一次換房,此時家中老二還在媽媽肚子中就開始看房,也於2009年/8月買下靠近捷運站5分鐘路程的19年老屋更大且雙車位,原本舊房子 於2010年/2月順利出脫。
老二一出生即搬到新屋,但小弟的工作運開始有點不順,此時在朋友介紹下找了一位老師來看,認為那間房子不適合,剛好有朋友一起出資的建商在此房附近離捷運站1分鐘路程推預售案,也找了老師一起去看,在老師強烈建議下2010年/6月買了預售案,由於第一間房有獲利,第二間房也看到同社區成交價格緩緩上漲,當年也想當起包租公,也在仲介介紹下買了幾間公寓出租,也有穩定的額外收入。
2012也開始於南部看屋想幫爸媽由目前透天搬到電梯大樓免於爬樓題之苦,也順利於2013年成交一間已蓋完地基的預售大樓的高樓層房子,
16年農曆年前已搬到新家,原本有熟識的仲介要介紹客戶15年11月先買下我們的舊房子,此時房市已走下坡一段時間,也預期還會往下走,但老婆堅持要等搬家完才給人家看,所以錯過黃金期,等到搬完家再賣房房市更差,但也順利於16/8月賣了整整6個月在"讓利"下順利成交,這就是小弟的買房經驗。
也還在觀察房市,有想要再換一次房,但還在努力賺錢、存錢。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