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加拿大版“次貸危機”爆發?樓市泡沫下最大房貸公司崩盤

原文出處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007161




上週三,加拿大最大的非銀行房貸供應商Home Capital Group遭遇流動性危機,

股價暴跌,疑似引發了一場“加拿大版的次貸危機”。



引發這場危機的原因在於樓市泡沫背景下,儲戶們對該公司的前景失去信心。

從3月28日至4月24日,資金從該公司的高利儲蓄帳戶存款帳戶中持續流出,總共減少了5.91億美元。



這使得上週三Home Capital Group不得不宣佈舉債20億加元(約合15億美元)作為緊急流動性貸款。

消息宣佈當天,Home Capital Group股價暴跌61%,隨後又引發了36%的資金從該公司出逃,

直接將之推到了倒閉的邊緣。



現在,只有渥太華健康醫療養老計畫(HOOPP)願意提供20億加元的緊急貸款。

不過,資金出借的條件十分苛刻,Home Capital Group首次提取的資金總額必須在10億加元以上,

並對該筆資金支付22.5%的高額利率,堪稱借了一筆高利貸。


有分析人士表示,如果沒有HOOPP的緊急貸款支援,Home Capital Group此刻已然遭遇破產的命運,

而其或還將創下加拿大近代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銀行投資機構擠兌事件。




危機已蔓延至另一家非銀行房貸公司

在Home Capital Group股價暴跌之後,加拿大的其他房貸公司價格也紛紛受挫。

週一,另一家非銀行房貸公司Canada's Equitable Group表示,

該公司的存款餘額已經出現了“快速但可控”地下降,管理層也作出回應,稱銀行撤資行為正在發生。

該公司還表示,從上週三到上週五,客戶每天平均約撤走7500萬加元。



截止到目前,已被提出的款項約占總存款額的2.4%。

從Home Capital Group的例子看來,這樣的一個撤款行為可能會繼續升級。

為了防止發生前者那樣的流動性危機,該公司已經從加拿大其他的銀行那裡取得了20億加元的信貸額度,

以保證自己的流動性資產控制在10億加元以上。



空頭Marc Cohodes:加拿大樓市泡沫終於爆發

著名的大空頭Marc Cohodes以擅長於發現泡沫,並趕在泡沫爆裂之前部署倉位進行下注而著稱。

2008年做空雷曼兄弟就是他的經典之作。



從2015年起Marc Cohodes就開始做空加拿大房地產市場,押注溫哥華、多倫多和卡加利的樓市存在泡沫。

他的具體方法就是做空Home Capital Group的股價。

現在,Home Capital Group股價暴跌似乎印證了他的說法。



在危機爆發之前,加拿大房地產價格已持續多月大幅上漲。

加拿大央行行長波洛茲曾表示,多倫多的房價上漲與收入增長和人口統計等需求指標“脫節”,

而這種情況是不可持續的。



加拿大皇家銀行近期的研究報告則向人們發出警告,

大多倫多地區在去年第四季度的住房負擔能力已處於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第二差的水準。


最為可怕的是,取得住房抵押貸款的人群中有不少低收入者。

在加拿大,發放給低收入人群的高風險抵押貸款占到總量的18%,兩年來增長了38%。

多倫多同期增長53%,達到49%。其次是溫哥華,過去兩年增長了25%,達到39%。

這兩個城市的移動速度遠遠高於全國平均水準,目前這些城市正處於高風險水準。


Marc Cohodes提醒人們:記住,千萬別被什麼房價永遠會漲的鼓吹之詞所騙。

Jim Hall:多道防火牆下,發生系統性危機概率較小


儘管Home Capital Group出現了流動性危機,Mawer資產管理公司CEOJim Hall仍然認為,

加拿大金融市場發生系統性危機的概率不大。

Hall表示,在2016年底,Home Capital Group的資產為205億加元,

擁有住房貸款150億加元,僅占加拿大1.45萬億加元抵押貸款市場的1%。

由於加拿大擁有世界上最穩定的金融系統,在各公司與銀行之間築起了多道防火牆,

該公司的“流動性危機”發酵成系統性危機的概率不大。

Hall的信心不是毫無依據的。加拿大的金融體系十分穩健。

從2008年到2016年,該國幾乎沒有發生過銀行破產的事情,這在世界範圍內都是罕見的。

即便在次貸危機狂卷的2008年,加拿大的銀行系統也只損失了19.5億美元。

Hall表示:“在加拿大,就算某一家銀行因為人們對它失去信心而陷入流動性問題,

它也可以被另一家銀行,另一家金融機構或最終貸款人成功挽救。這只會是一個局部性危機。”

2017-05-09 16:10 發佈
ihcmm wrote:
原文出處 http...(恕刪)


到現在還沒有人出來說"台灣不一樣"?
最近多多很混哦
加油好嗎
麥拉崙 wrote:
到現在還沒有人出來說.台灣不一樣.(恕刪)


台灣真的不一樣

全球最低的生育率,居然幻想著不會一折之日來臨,我都傻眼
我比較想知道的是,如果6年後真的房市只有一折價
這6年間,我們還有機會可以上Mobile01見證嗎??人民的食衣住行還是一如往常??
台灣當然不一樣囉

1.台灣沒產原油
2.原油是從25上下..漲過..100以上接近150
3.再從
100以上..跌回..目前40上下
(加幣一度幣值也曾升值超過美元..最高1.2 正常都在0.9)

眼見
樓起又見樓塌
(opec/non-opec..產油國也很慘
美國有沒有這麼慘..沒有
大陸有沒有這麼慘..也沒
倒是..澳洲就滿慘的)

凡事件要看背景值
加國..兜兜阿后 而已

k8 2021撞爛報廢 ; VW vento 1.8CL 01M原汁未改 2024已拖走報廢了

三粒米 wrote:
我比較想知道的是,如果6年後真的房市只有一折價
這6年間,我們還有機會可以上Mobile01見證嗎??人民的食衣住行還是一如往常??


房價一折代表超級高的惡性通縮
史上只有美國1930年的大蕭條時 有一折論一半的強度

當時3~4年通縮了40~50%
然後你問的問題很好
這樣的狀況下 一般人怎樣過生活?
當然是產業蕭條 失業率飆高 到30%~40%以上

不過 這裡超脫經濟學實證的論點 太多了
但每貼一次 就更顯現自己知識不足的一面一次

然後 我要補充的就是 這樣的狀況下 還買得下房子的
都是真正的有錢人

這才是一折論者真正想表達的


過去10年房價漲了兩三倍,請問大家薪水有漲兩三倍嗎?
物價有漲兩三倍嗎?? 人民的食衣住行還不是一如往常嗎??

房價一折就一定會有通縮?? 那房價狂飆,通膨應該也狂飆嘍??
依過去幾年來看,兩者似乎無絕對的連動關係吧?
應該是經濟的蕭條造成房價下跌,而非房價下跌造成經濟蕭條,才不會倒果為因。
danny729 wrote:
房價一折就一定會有通縮?? 那房價狂飆,通膨應該也狂飆嘍??


台灣的假性房屋榮景 是因為台灣的房價上漲過程中 人民的實質所得沒有增加
實質的購買力沒增加 物價上漲的力道也有限
反觀對岸 房價上漲10倍的同時 薪資也漲了4倍
物價呢 10年前我在上海的一條牙膏 是台灣的1/3價 今年已經跟台灣一樣的價格了
這樣的差異很大

房價一折 是說每坪100萬的房子 剩每坪10萬
這樣的一坪100萬的房 建造成本最低最低每坪都要10多萬 還不包括土地價格

當一折論這樣的狀況產生時

1. 土地跌價到無價值?(可 能 嗎?)
2. 建商賠本賣房給你?(可 能 嗎?)

若要湊一折論的答案 土地算送的 其他相關的建造成本要降低到更低
工資減半 建材成本減半(水泥鋼筋磁磚或馬桶...各項建造成本都下跌)
意義是啥? 經濟大蕭條 沒人買東西 物價與薪資大幅下跌....
這都不用經濟學理論解釋 一般人都可以懂的

所以 本來就可以喊幾折論
但是要合理地喊
喊個5折 都不會有人說你錯
好歹很多實務上的東西 是湊得出答案的
volks and k8 wrote:
台灣當然不一樣囉

1.台灣沒產原油
2.原油是從25上下..漲過..100以上接近150
3.再從
100以上..跌回..目前40上下
(加幣一度幣值也曾升值超過美元..最高1.2 正常都在0.9)

眼見
樓起又見樓塌
(opec/non-opec..產油國也很慘
美國有沒有這麼慘..沒有
大陸有沒有這麼慘..也沒
倒是..澳洲就滿慘的)

凡事件要看背景值
加國..兜兜阿后 而已

說到石油,加拿大的石油是油沙

雖然技術不斷翻新,開採成本卻很高

加上美國頁岩油開採成本不斷下降。。。。

聽說大陸人去加拿大買房都是用現金,不用貸款
那現在房貸公司出現危機,是不是代表家拿地房地產有危機?
如果加拿大房地產有危機,大陸人不用貸款,那大陸人就可以進去家拿地房地產抄低,逢低買進加拿大房地產?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