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房市股市資金的流向

此版房市從2013年觀看到現在都沒發過文,從觀察房市多頭看到空頭,一路上多與空交戰,2013年那時候版上多頭版面居大,因為本身有在投資股市,然後會比較在意到底房市高點還是低點那時2013年去爬很多文章都沒什麼房市高低點趨勢圖(像股市有年線趨勢圖一樣),文幾乎都沉到谷底,後來有找到類似技術線圖原來房市從2000年開始漲2003年SARS回檔一下漲到2008年時候房市原本要開始反轉但是那時候出現贈與稅減少及股市要課證所稅,使得股市資金跟贈與稅資金又將房市推往高峰,算一算漲快從2000年開始漲到2014年漲了快14年,黃金也從2001年漲到2011年快11年,在我眼裡房市股市跟黃金一樣都是投資商品,市場跟周遭親戚.朋友.工作同仁一窩蜂的都想買房投資或自住,那時候有規勸他們但是沒人願意聽,說自住沒差怎麼會沒差過幾年跌個幾百萬沒差嗎?如今不是套牢要不然就是買貴了要不是就是還在賣,其實有點像政府陰謀論,我今天是政府就支持營建然後說大陸人會過來買房住房貸利率超低,吸引一堆人來買,結果遇到了服貿卡關沒什麼人要來了最明顯就是大陸人數減少,觀光也慘跌,很多建商還在撐,至於房市我也是看空,房市再漲上去會泡沫化但要抑制讓他慢慢緩跌也不能急跌,首先政府會支持銀行並且升息(升息是全球性的),當建商與投資客或繳不出房貸的人就會有壓力,或是房市資金也許轉向股市,萬一股市賠錢而賣房等等,加上少子化,至於會空多久我估至少要跌個6年~等能變便宜為何不等,2014年-2015年最高峰開始算,現在最好方式就是存錢買房,到時候利率會比較高現金才是王道,自古以來鳥為食亡,人為財死不變道理~
2017-05-01 14:32 發佈

bb8721172002 wrote:
此版房市從2013...(恕刪)


只請問板主一點 : 台灣的經濟表現有那一點能支持升息的?
銀行爛頭寸滿坑滿谷,現在的利率都貸不出去,升上去您幫他付代不出去的存款息?
因為利率放不出去,就只好從已跟銀行借錢的人身上挖了,而且這波資金氾濫主要是美國狂印鈔票救美國的經濟,如今美國已經穩定了,當然就是把錢慢慢回收,錢要回收當然是升息,你會說關台灣什麼事,資金會往利息多的地方靠,台灣不升錢就流走,國際資金才不管台灣經濟好不好,台灣也會跟國際走畢竟我們是民主國家要跟大多數一樣.
bb8721172002 wrote:
因為利率放不出去,...(恕刪)


你知道台灣的國債沒有"外債"的存在嗎?台灣政府對外是"債權國",所以美國收回資金,用升息發國債的方式對台灣沒半點影響,而民間部分,爛頭寸滿地,只怕趕不出去,還升息? 而升息,最大的"債務人"就是政府,敢做?請用膝蓋想想.

還有,台灣的民主是做人"民"的"主",OK?
版主觀察細心,多頭戲已經結束,未來持續緩跌走空,但尚沒有升息條件

東哥cdy wrote:
版主觀察細心,多頭...(恕刪)


房市接下來軟著陸,要一折是比困難,大約還會跌個3年,到時候將是買方市場,賣方想急賣但是買方想買就會等看有沒有更便宜(人會有鴕鳥心態),之前那些賣方也都比較不敢發文(像x星人)因為目前走向就是跌,人口少子化或許是之前想炒房價那些哄抬的,如今那些在房市裡面賺到的錢還會回頭讓你解套嗎?仔細想想吧~~甚至後面貨幣開始緊縮,到時候房市股市將回到基本面,至於還不賣的話別人也會賣還不想賣就讓政府慢慢的吸血吧(少子化)~

lichujen wrote:
你知道台灣的國債沒...所以美國收回資金,用升息發國債的方式對台灣沒半點影響(恕刪)


"所以美國收回資金,用升息發國債的方式對台灣沒半點影響"

美國是怎樣印鈔票的? 發行國債。
QE的時候,美國的國債從九千億到現在的4.5兆。
這次是怎樣縮表的? 到期的國債,不再發行下一個國債。
這個資訊,google上一大堆,即使不懂貨幣或是強勢美元,也可以理解。

美元,是台灣重要的外匯儲存貨幣。
當市場上的美元變少了,然後台幣不會受到影響? 台灣不會受到影響?

美國收回資金,是依靠不再發行國債的方式收回,留通的美元減少。
預估,要從4.5兆降低到1.5兆。
所以,美國收回資金並沒有發國債。

台灣發行新台幣,不是用發行國債,是看台灣央行有多少的黃金儲備。
台幣的價值,跟黃金與相對美元的外匯有關,跟台灣的國債無關。台灣最後一筆外債,是還給沙烏地阿拉伯的,跟沙國借錢蓋的中沙大橋。
當流通的美元減少了,台幣跟美元的匯率不會變?
當美元升息了,國外的資金撤走了,台幣的匯率不會改變?
台灣這種極度依靠賺外匯的國家,不會受到影響?

至於升息,債務人是政府,我第一次聽到這種說法。
央行要不要升息,考量點是總體經濟。如果景氣過熱,往往會用升息的方式去打擊投資。
如果會降息,往往是景氣過冷,希望藉由降低利息增加投資的意願。
政府發行貨幣,利率的政策,往往跟經濟的景氣,稅收,國際貿易等等相關。我是真的不懂,這個時候,政府還是最大的債務人?
除了美國,世界各國的央行發行貨幣,都是依靠央行的儲備黃金。
前面又講,台灣已經沒有國債,現在又講升息會變成最大的債務人。

台灣是人民作主,不過1980,台幣對美元的匯率被逼著從40:1升到25:1,當時候出口產業幾乎慘不忍睹。
紡織業,還在那個時候大舉出走。
那個時候,人民的主在哪?

那個14A的總裁,最厲害的就是維持台幣的匯率,維持低擋,這個可以由人民的主來決定?
我真的不知道,要怎樣透過人民的主決定新台幣的發行量,以及台幣兌美元的匯率。
如果你早點,在1980年代教那時候的央行總裁,台灣的紡織業也不會出走了,就會留下很多的工作機會在台灣。
如果方便,可以教我。 謝謝。

講到這裡,如果聰明人應該知道下一任的央行總裁的困境。
加油。
tigrand wrote:
"所以美國收回資金,...(恕刪)


今天聚餐的時候聊到這個

下一任的總裁,我就四個字「進退維谷」。
我猜...匯率跌破33之後才有機會聽到升息的聲音出來吧..~!

我猜的啦...

terrybog wrote:
今天聚餐的時候聊到...(恕刪)


我也是這樣認為。

有個東西,叫做遲滯性通貨膨脹,石油危機的時候來過一次。那時候的西方世界,第一次遇到,利息往上調也錯,往下也錯。
英國率先把利息拉到20%來試試看,後來美國用了過度消費,才度過了那次得石油危機。
18%,在那個時候,根本不算高。
後來當利息逐年降低,降低到12%以下的時候,18%就顯得刺眼。

2008年,又來了一次。
這次,美國知道不能調升利息,也沒有空間調降利息,還有QE這招。
QE的錢,終究是要收回去的,愈晚收,對美國愈不好。美國想回收QE很久了。
當這一些流通的貨幣變多,等價上貨幣就是貶值,當留通的貨幣減少,等價上就是貨幣增值。
美元還有其他很重要的功能,國際間的儲備貨幣,以及要求OPEC用美元交易。

到了這裡,如果沒有猜錯,會遇到台灣自己版本的遲滯性通貨膨脹。
只是,時間點我猜不到。
這次的縮表,會怎樣,希望是人民的主可以完全不受影響...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