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小弟第一次在mobile發文,若有不符規定請指教,謝謝。
各位大大好:很多人對房產有特 特殊的迷思。 法律沒規定非得買房不可,但在這環境下有很多因素讓人不得不買房所以~ 現在想很多人想要買間房但不知如何下手,在看屋怕被當成肥咩,
小弟從事不動產相關行業,幫忙板友"簡評"你所想買的房子(限雙北)
房地產專業博大精深我現在也還在學習中,我的回覆請酌量參考。
有需要的可以私訊我。
原則上:
1.免費
2.希望幫忙真正的自住客
3.來信請說出你的需求及房屋資料盡可能越詳細越好,我才越好幫你
4.我需要時間找資料
5.我不回覆來信一句"你對XXX案子的看法及投資客
6.有些社區/新中古屋房仲都比我熟非常多,可以多請教他們。
7.想到再補充。
--------------------------------------------------------
5/5-更新
陸陸續續回覆版友
很多大大一句:"XXXX你的看法是什麼?"還有問XX年前的社區看法...建議先問當地銷售員或房仲,
看房仲或銷售人員給你什麼回應
每個社區/房子/地段特性都不一樣,雙北有百萬間房要花時間及功夫去蒐集資料並篩選是非常非常累人。
房子之所以如此高金額必然有龐大的因子所累積。真的要分析下去是非常花時間的。
沒資料、沒圖、也不知道你的需求,我只能從大方向給你意見。這樣對你幫助也有限。
提供免費諮詢,當然沒問題。
是你要看房買房並不是我,到最後不要我比你認真做功課
版友的常問的,我大致整理如下。
可能很多人都懂,但我還是要囉嗦一下~
真的要買房請多做功課,買支手機都比較半天個何況買百萬千萬的房子。
Q一、房屋市況這麼亂!現在值得進場買房嗎?會不會跌?要買哪裡才能保值?
1.未來我不知道且沒人能說得準,大家一定不希望自己的資產縮水,挑到適合自己才最重要。
2.所以想要找到保值的房屋有以下幾點要注意
(1)運氣,所以請多積善事。
(2)地段
(3)產品本身條件(基地、規劃、建材、設計、格局、環境等等...)
3.便宜不一定有好貨,重點是"價值",不是價格!
Q二、我該買哪裡?該怎麼選擇?例如:XX區可以OO區也不錯聽說QQ區更好.....
1.先釐清你的預算、每月還款能力。
2.排序你的需求。如:交通便利、生活機能、生活品質、學區、格局等等....
3.從你目前居住的地方開始看房練經驗,畢竟是你最熟悉的地方。
4.問值得信任的專業人員,但不過通常不好找,找到就不用看我耍猴戲。
Q三、QQ案子或XX中古屋這價錢合理嗎?附近的房子實價登錄才多少多少...
1.一間房屋或一個社區的價值是由很多條件累積起來,只看單價很容易錯過潛力屋。
2.請多做功課,買手機都比較半天了更何況買房子。
總結
我們沒有富爸富媽只能多努力一些,千萬不要人云亦云更不要貪心,只要一貪心就容易被騙。
買到適合自己的房子比什麼都重要!
有任何問題歡迎私訊。
我有任何不對的地方更歡迎指點,感謝。
-----------------------------------------------------------------------------------
6/6更新-第30樓版友問,若單看房子該注意哪些。
我想想擺在這裡好讓大家討論一下:
零、心態很重要,天下沒白吃的午餐,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世上沒這事,所有事情都有原委請理性看房。
一、講一句廢話也最重要:
最清楚屋況有兩人1.賣方 2.銷售人員 3.還有神才知道,所以找到能信任的從業人員是最重要的。(要多做功德啊~)
二、看預售屋、新成屋及中古屋方式都不一樣。這邊簡述一下:
1.預售屋:難以一語道盡這學問可多了。最重要的是"合約書"及"銷售資料"請認真詳閱並留存至交屋。
2.新古屋/中古屋:比起預售屋就簡單多了至少看的到摸的到問的到查的到,但每個社區或屋子特性不一樣也很難統一標準。
單若屋子部分我會從以下幾項評估:
(0)
0-0:地段門牌。
0-1:進去社區或屋子一瞬間是否感覺好不好,若感覺馬上掉頭走,不管房子再好再優。
0-2:地上權?還是所有權?有沒有土地持分?權狀是住宅還是一般事務所?還是商業區?還是工業區?還是XXX?
0-3:此社區是規劃哪種類型產品?總戶數幾戶?產品/坪數等如何規劃?
(1)建商/營造品牌----結構安全、建蔽率、開放空間、建築團隊等...
原則上不偷工減料結構都可以放心,政府不會隨便發建照的。
(2)大樓外觀--------看當初設計如何、外觀材質、是否清潔、違法增建等..
(3)大樓內部--------公設規劃設計、梯廳規劃設計/一層幾戶幾部電梯?管線/機房/動線配置、二次施工等...
(4)社區管理--------管理費多少?管理員/保全/秘書素質、梯廳走廊是否有堆雜物/鞋櫃、社區內外清潔保養等...
(5)房屋屋況--------格局最重要、採光面多寡/面寬、通風、室內高度、建材等級、樓地板厚度、漏水、裝潢及違建等....
(6)上下左右鄰居----想辦法探聽,千金買房萬金買鄰。
(7)得房率---------若低於55%我會很慎重考慮(得房率=主建物坪數/權狀坪數)
(8)稅賦?每年房屋稅/地價稅要繳多少?
(9)早中晚多去看幾遍。
每個社區/房子特性不一樣,切入的角度也有所不同,有些重要有些不重要,有些有價值有些沒價值。
而有些事情是住進去才知道,錢能解決的事情都還好,最應該怕的是錢沒辦法解決的事情。
該花的該給別人賺得不要太吝嗇。該做功德就做。
歡迎其他高手再補充,謝謝。
以上請酌量參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