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有趣的觀察: 兩張圖秒懂地段好壞的巨大差異!!

好的地段房價易漲難跌,最明顯的就是反映在長期下來後中古屋的成長性和保值性
好地段(蛋黃區)和邊緣地段(蛋殼區)的差異真的很大,長期置產宜慎選~~~


就以新北市的首善之區板橋(蛋黃區)和外圍炒作得很兇的林口(蛋殼區)來觀察:

a. 板橋屋齡超過15年,總價3000萬以上的住宅電梯大樓,成交實登達56筆,
最高單價76萬,每坪50萬以上比比皆是

有趣的觀察: 兩張圖秒懂地段好壞的巨大差異!!

b. 林口屋齡超過15年,總價3000萬以上的住宅電梯大樓,成交實登僅2筆(嚴格來講只有1筆),
最高單價25萬,甚至於個位數單價

有趣的觀察: 兩張圖秒懂地段好壞的巨大差異!!

分析:
板橋的人口是林口的5.5倍,但總價3000萬以上的中古住宅市場卻足足是林口的28~56倍!!
(Ps:第6樓進一步看,同樣15年以上的中古住宅電梯大樓,板橋實登1723筆還不到林口697筆的3倍)

板橋的新屋房價大約只有林口的2倍,但總價3000萬以上中古屋的單價卻已經是林口的3倍以上!!


結論:
經濟能力較佳的人傾向於搬入或留在好區域地段,經濟能力較弱的人則會被洗到較差的區域地段
造成好地段易漲難跌(同時具爆發力及保值性),然後隨著屋齡越長,與較差地段的房價會越拉越大




2017-04-10 10:49 發佈
顏炳立提過一個觀念跟大家分享一下
蛋黃區老公寓是麵粉(土地持份高),蛋殼區新屋是麵包(土地持份低),同樣的錢你要買麵粉還是麵包?
spotlight228 wrote:
經濟能力較弱的人則會被洗到較差的區域地段 ...(恕刪)


記得之前有文章說林口是新北市平均收入最高的區域..., 該怎解...

在林口, 15年前的老大樓是相對少的,大概只有公園路左右側還有國宅.
其他大部分都是這10年內蓋的.
spotlight228 wrote:
好的地段房價易漲難...(恕刪)


你應該也要用當初15年前購買價來算阿
板橋是炒房過頭了

bleuekey wrote:
顏炳立提過一個觀念...(恕刪)

不過那個麵粉可能擺個2~30年都不會發酵
concall81 wrote:
在林口, 15年前的老大樓是相對少的,大概只有公園路左右側還有國宅.
其他大部分都是這10年內蓋的....(恕刪)


別再亂找似是而非的理由了

實價登錄,林口(蛋殼區)15年屋齡以上的電梯住宅大樓高達697筆!! (卻只有2筆能賣到3000萬)
而且單總價都很低,可見林口(蛋殼區)房子折舊的情況多嚴重!!
這在好地段是不會這樣的,代表有經濟能力的人會傾向於搬入或留在好區域地段






其實實價登錄中,板橋15年屋齡以上的電梯住宅大樓也不過1723筆還不到林口3倍
但能賣到3000萬的筆數卻有56筆,足足是林口的28~56倍
而且折舊的幅度遠比林口來的小,以至於電梯住宅大樓單價與林口相較
大概從新屋的近2倍拉大到中古屋的3倍



7881974 wrote:
不過那個麵粉可能擺...(恕刪)


先不管都更議題
其實更重要的觀念在土地不會折舊,但房子會
所以公寓折價速度比大樓慢
bleuekey wrote:
其實更重要的觀念在土地不會折舊,但房子會
所以公寓折價速度比大樓慢...(恕刪)


其實我這裡要表達的不是土地持分的差異而是區域地段的差異

注意看: 我是用板橋老住宅電梯大樓v.s林口老住宅電梯大樓
他們是性質近似的土地持分只有區域不同

好區(ex:板橋)的"增值性+保值性"很明顯高於較差(ex:林口)區域
有趣的觀察: 林口機場捷運會不會太高,危險嗎?

wujs2005 wrote:
有趣的觀察: 林口...(恕刪)

三環三線會不會讓街道太擁擠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