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踩地上權地雷 43坪房屋每年地租近10萬元


真的是新天地 給你爽歪歪

你玩的營建商才怪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41/2343345

公告地價調漲,波及地上權宅建案,北市「華固新天地」即將交屋,住戶要繳3.5%的地租,遠比0.2%地價稅高出25倍。以一戶約43坪地上權宅,每年要繳等同地價稅的地租,從6.4萬元大漲至9.6萬元,有上百名準住戶成立自救會,大喊地租暴漲,無力負擔。
準住戶們日前向台北市議員徐弘庭陳情,花了一生積蓄一、二千萬買地上權宅70年使用權,但去年房屋稅與公告地價暴漲,且未來每3年調一次,使用權人面對未來不可預期、節節高升的龐大賦稅與地租支出,但房屋價值卻逐年遞減至歸零,70年付出的總金額反比一般住宅高。

坐落在羅斯福路六段、即將交屋的「華固新天地」建案,由財政部國產署為籌建辦公大樓所標出的案件,屬於「不可分割地上權」的個案之一,房價較周邊便宜約六成。

附近一般住宅、相同條件住宅的地價稅,調整後只從2,949 元調漲至3,843元,雖然華固地上權宅每坪約40萬元,與附近行情相較,便宜了20多萬元。華固準住戶當初購買時,公告地價未暴漲。

一名準住戶說,因為老人家上下樓梯不便,他邀父母各買一戶,可以就近照顧,但現在面對暴漲的地租,還要照顧父母,無法想像如何面對這麼沉重的經濟負擔。還有一名單親媽媽說「聽天由命」,只能住到還付得出地租時。

徐弘庭指出,北市府前天舉辦論壇,高喊「居住正義」,財政局已公開表示,未來台北市不會再推出「地上權住宅」這類的開發案,但誰來關心這些已陷入泥沼的「政策受災戶」。

他指出,只因為政府官員為求自己方便,便宜行事,在反覆的政策變更過程,竟讓無數老百姓身陷困境。徐弘庭認為中央政府應修改地上權相關政策,包括修正現行地租部分固定部分浮動,讓公告地價與地租完全脫鉤;另研究使用權宅可以貸款,相關政策修改可以溯及既往,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2017-03-15 16:35 發佈
高房價壓力下 民眾漸接受使用權概念
「地上使用權」大致上可分為「買屋不買地」的地上權住宅,
或者是「只買使用權利」的住宅產品,兩者都有使用年限的限制,
年限期滿土地歸還政府。因土地所有權為國有,可以省去土地的高額成本,
所以地上使用權住宅產品房價僅有區域內一般產品的6~7折,
在高房價壓力下,的確吸引不少有預算考量的人逐漸接受地上使用權的購屋模式。

三年逐漸接受➡不想接受?

使用權產品僅市價6~7折 購屋族大心動
當初也是開開心心的買,

怎麼現在就不接受了呢??

那如果居住年限到了,

是不是又不接受了呢??

不喜歡就不接受,

買了還可以退貨...

只要就把地上權建案拉出來作特別處理就好了,
小事
方水辰 wrote:
真的是新天地 給你...(恕刪)


如果每個月多兩千多元就受不了的話
真的當初不該買2000萬的房子
風險承受力太差
以附近 60 萬 43坪就要2580萬
華固只要 43*40= 1720
43坪地租原本一年6.4萬
所以70年要付出地租 6.4*70=448萬
總差價 2580-(1720+448)=412
推算回一般價格比附近便宜 412/2580=15.96%

現在地租變成 9.6萬
70年成本變成 1720+9.6*70=2392
價差變成 2580-2392=188
只比附近便宜 7.2%

在地租未來還會調漲的情況下
新天地70年的持有成本反而會變得比買附近 60萬的還要貴
而且70年後啥都沒有


方水辰 wrote:
真的是新天地 給你爽歪歪

你玩的營建商才怪
...(恕刪)

簡單講..現在無論甚麼房..
除非是自用..別說跌..就算不漲..也是虧死..
只是這個地上權房子..算是地雷..
玩不過建商..玩不過政府陰晴不定的打房政策..

如果是投資客..
沒有賣不出去的房子..即使是地上權房子..
7折恐怕也難賣..趁現在3折一定有人收..
因為是地上權..隨時間拉長..折數會越走越低..
以前賣房總說..要買要快..
真的不是自住..這個地上權房子..肯定的說..要賣的要快..
只能說
買貴了吧

既然沒有土地價值
就應該只計算房屋建築成本
推算出合理售價
我想
買地上權的大概會比投資客還慘

方水辰 wrote:
真的是新天地 給...(恕刪)

有錢花幾千萬買房
現在喊窮???
現在應該許多人還不想說太多,看吧,過些時候,待塵埃落定,應該會有人上來說些什麼心情分享的。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