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舉個實例,約莫15年前,我與我朋友各選一條路,他自行創業而我進入金融市場學習,朋友創業其實很成功,也經營的有聲有色看似很不錯的樣子,最近餐敘聽朋友說,近2年生意一落千丈,跟以前比真的差很多.....,經營都產生了問題,可能不想再經營公司了,聽了.我也很無奈,創業這條路,其實真的很不容易,等上軌後還是有不斷的挑戰要面對,景氣影響更是佔很大的因素,想想我後來從事房產的投資,雖然起步稍慢,但是,房產只要慎選區域,產品類別,後續要處理的問題其實不多,當然,我相信許多人創業也是有很成功永續的,但是有更多人可以分享嗎?
01成吉斯漢 wrote:
我舉個實例,約莫15年前,我與我朋友各選一條路,他自行創業而我進入金融市場學習,朋友創業其實很成功
投資跟創業其實一線之隔,,不用太計較名稱的上意義
很多包租一樣是用做事業的心態來經營
說白點,,以台灣目前的生態環境稅制,,買房"創業"失敗機率比較低
同一筆錢拿去投入實業生產設備機具等等,,跟拿去買房
設備機器會折舊,,房子就算不增值也還算保值
但同樣一套方法,,拿到可能其他國家,,如日本,,那就會死的非常難看
還是建議其他網友,,房當然要買,,但要慎選,,,台積電跟宏達電都是電,,但差很多
還是以自住為主,,畢竟投資房地產暴利的時代也結束了
盡量分散風險做資產配置,,,股利,,租金,,保險等等
要以史為鏡,,,樓主這種就是下一波被改革的對象,,就像現在的年金改革,,,強迫財富重分配
做人還是低調些~~~一堆軍公教就是過太爽,,,整天喊多爽又多爽,,,現在就是被人改革,,連累無辜低調者,,要爽就低調暗爽就好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只怕豬一樣的隊友
當年成吉思汗的帝國不也是一夕崩解
發發多多文倒沒什麼,,但不要一直po權狀,,,過度的炫耀,,只會招妒嫉「中夜恨火來,焚燒九迴腸」
贈樓主 滿招損,,,謙受益
房市背哥 wrote:
滿招損,,,謙受益 應該不是吧!
只是急了!
他是財經底,心裡明白升息對房地產的深遠影響,
如果房地產下跌,他就算真的是包租公,也不用混了。
而他潛意識中最深層的害怕就是別人翻身,所以只能拼命叫別人買房,
當有一個小弟拼命稱讚他,他也回說裝潢很有品味,果然真的是善心人士。
有資產的人會這樣想是正常的,,以後您有買房,,您也是一樣,,不會希望自己的資產下跌
我自己也有一些小房產,,我當然也不會希望自己的房產跌價
不過希望是希望~現實是現實
跌不跌誰又能真正說的準
所資產配置是非常重要的!!!
像樓主把絕大部份的資產都壓在房地產上,,自然會比一般人更擔心資產跌價
我手上的資金也足夠我再買房,,甚至小槓桿可以再多買
但不是代表我看壞房地產,,我是多多一號,,跟股票一樣,,再好的個股我也不會單凹
台灣房地產屬於大漲小回的模式,,當你的進價成本夠低,,有足夠的現金流,,又有資產配置,,自然可以比較容易撐過房地產震盪的時期,,起碼心理不太容易動搖,,一樣吃的飽睡的好,,,手上有現金等跌了還可以再便宜買入XD
至於空空等崩盤買房,,我覺得不太容易,,,發過很多篇文,,商圈是會轉移的,,聰明的年輕人就是往新興區域流動,,創造新蛋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