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一直沒有搞懂的大眾邏輯

回文的大眾, 可以酸言酸語, 也可以不贊同彼此的想法,
但可以針對以下的 "事實" 回文嗎?
不要老是 "假設", "如果", 看得有點無聊

我確實是 "自住沒差" 一派的想法
7年前, 我賣掉了前一間房子, 小賺 <= 不要回如果......, 因為結果就是小賺
換了我現在的房子, 區域發展愈來愈好, "實價登錄" 房價漲一倍

有遠見, 老是 "一言堂"(不論看漲或看跌)的大大, 可以幫我的房子算個命嗎?

如果算不出來, 就請不要講一些 "猜測" 的廢話

不要講要我再買進, 等再賺一次沒營養的廢言, 我的觀點房價現在在高點

==================================================================================



先前的房地產稅制改革, 我沒意見, 建全稅制很好

我不懂是群眾的心態

我看到的心態不是希望明天會更好, 是希望投資客死, 一種報復, 仇富的心態

我一直沒搞懂的是, 投資客死, 即使如願了, 他只會虧一次, 但自住客要負擔一輩子

現在美國升息, 我又看到同樣的心態

投資客斷頭, 我沒意見, 投資有賺有賠, 有膽賺當然也要有種賠

但自住客呢?

我很懷疑, 投資客比自住客多的一點就是錢

投資客撐不住退場, 自住客就會好過?

很多人盼望的是房價跌, 讓我這麼說

跌多少才算跌?

跌多少才買得起?

市場喊一折, 喊如果3000萬跌到1000萬,......我真的覺得睡飽點比較實在

不必問我是多是空, 查我的過去發言就知道, 我有自己的房子, 喜歡看房地產訊息, 但沒錢也沒能力從房地產賺錢
2016-12-16 11:02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大眾邏輯
簡單的說:死道友不死貧道。
因為多數投資客用高槓桿操作,一旦趨勢反轉,投資客死的比較快,自住客可以撐的比較久,手中沒有存貨的人更可以逢低承接。
末代武士 wrote:
先前的房地產稅制改...(恕刪)


不要想太多

稅的問題,不是政府要打房

林全都說他不會打房了

稅的問題是政府沒錢了

有房的人跑不掉稅,最方便也容易拿錢

你能不繳嗎?


所以

房價跌不跌跟稅無關

如果像上海那種漲法,你會在乎繳稅?

現在台灣就是空頭不用否認了....


3000萬會不會跌到剩1000萬?

你如果是自住不要賣就不算賠了嘛

你鄰居都賣1000萬,你還是可以主張沒4000萬不賣啊,台灣是個民主社會,不會有人逼你賣啦~


未來台灣會跟日本差不多

買房跟買車一樣,都是「消耗財」

如果有這種概念,對現況就不會太難過了
嘘は真実の影!
末代武士 wrote:
先前的房地產稅制改...(恕刪)




你是還沒面臨到要換房的時候

到時候你就知道了


我說過很多次了 自住客不要有投資客的心態

但是買在高點 那就沒辦法了

炒房只賺不賠~~~炒房只賺不賠~~~炒房只賺不賠~~~

z759134628 wrote:
不要想太多稅的問題...(恕刪)



對 現在台灣就有個要命的觀念


房子越住越貴....


真得莫名其妙 中古屋快比新房貴

房子越老越有價錢???


車子開越久可以賣越貴嗎?
末代武士 wrote:
先前的房地產稅制改革, 我沒意見, 建全稅制很好

我不懂是群眾的心態

我看到的心態不是希望明天會更好, 是希望投資客死, 一種報復, 仇富的心態

我一直沒搞懂的是, 投資客死, 即使如願了, 他只會虧一次, 但自住客要負擔一輩子

現在美國升息, 我又看到同樣的心態

投資客斷頭, 我沒意見, 投資有賺有賠, 有膽賺當然也要有種賠

但自住客呢?

我很懷疑, 投資客比自住客多的一點就是錢

投資客撐不住退場, 自住客就會好過?

很多人盼望的是房價跌, 讓我這麼說

跌多少才算跌?

跌多少才買得起?

市場喊一折, 喊如果3000萬跌到1000萬,......我真的覺得睡飽點比較實在

不必問我是多是空, 查我的過去發言就知道, 我有自己的房子, 喜歡看房地產訊息, 但沒錢也沒能力從房地產賺錢



心得 通篇不知道在說什麼....

好像在否定經濟學ABC 不該有 "預期心理" 這個名詞.... 呵呵


更爆笑的可能是

可以預期"房價上漲",如過去十年
但不能預期"房價下跌",如未來不可知

Johnny_depp wrote:
心得 通篇不知...(恕刪)


結論~ 發文者有房, 然後房屋稅調高, 結果應該是要打投資客卻連帶影響到自住者!!!
末代武士 wrote:
先前的房地產稅制改革...(恕刪)

樓主真是有大愛呢,還擔心到投資客那邊去。
你把不動產換成看病掛號單,你就知道為什麼不動產不該高價,不該被投資。
自住客負擔一輩子又如何?有住為什麼不用負擔?
投資客買了房子,放著等人來買。有什麼實質生產嗎?
你連自住/投資的後續差異都看不出來。
就拜託你不要裝大愛,好嗎?

loveletter155 wrote:
然後房屋稅調高, 結果應該是要打投資客卻連帶影響到自住者!!


那也要建立在房屋稅是打投資客的前提上

很明顯的不是....

Johnny_depp wrote:
心得 通篇不知...(恕刪)


"我不懂是群眾的心態"


第二句話就說明我想說甚麼

當一個人心中只有 "漲" 與 "跌" 2個字, 自然看不懂也不想看其他論點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