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都市更新的議題炒得火熱,若我是台北市長,我一定會這麼做:
先定位好標的物:四層樓典型的老舊公寓(兩戶共用一梯),每戶室內實坪假設為30坪,地坪假設為70坪。
都更後的標的物:地坪一樣是70坪,12層樓,每層1戶,一樣室內實坪為30坪,為解決停車問題,直接做汽車電梯,直接將車停在自己家的樓層。每層的建坪粗估50坪,其中20坪為車用電梯、停車空間、一般電梯、樓梯,室內實坪30坪。
而都更後的標的物可參考台北市大安區的一個超小型建案:遠企香榭
http://www.sinyi.com.tw/communityinfo/0007950.html
這個案子是做停車塔,這個若能改成豪宅規格車用停電梯,能停在自己家的樓層,這有多好。
OK,先用一坪換一坪的概念來算算看:
原住戶8戶,其中2戶1樓假設為店面,剩6戶為一般住戶。
都更後,12樓有12戶:1戶店面,11戶一般住宅。
原住戶2戶店面戶的,其中1戶仍配給他店面,另一戶配給他2戶一般戶好了。而剩下的6戶,當然每戶就配1戶新豪宅。
這樣算起來,太好了還多3戶可出售,這種規格,一戶在台北市精華地段算4000萬不為過吧!所以至少可賣1.2億,以這種建案600坪來算,一坪建造20萬絕對夠。
結論:由台北市政府作莊(政府地很多),先在精華地段找70坪的地,先蓋好房,再公告方圓500公尺內的居民,誰要換屋搬到豪宅住,免費免費免費!然後,只要有某棟公寓居民全部同意,就達成協議,可馬上搬家。
居民的感受:不用等什麼好幾年的傳統都更,風險太高,這種都更多好,完全不用等,多爽啊。
台北市政府:對的事重覆做,一直做就對了,原老舊的公寓當然再改建成新豪宅。沒幾年,整個台北市的老舊公寓就消失不見了。
-------------------------------
感謝JINDERLANDOFFICE指正:舊公寓建蔽率約60%現行住宅區建蔽率50%地坪70坪
按以上的修正,舊公寓建蔽率約60%,若每戶30坪,每層2戶建坪60坪,地坪就是100坪
所以新毫宅的建築用地應修正為100坪,建蔽率50%,剛好可以蓋到50坪
結果還是一樣
--------------------------------
在此只想強調一點, 都更若能改為先建好, 再引誘居民搬進去住, 也許是個快速可行的方法
羿鏡 wrote:
最後結論:這樣的都更還推不起喔!好啦!大家選我當台北市市長,我在任內一定讓超過30年的老舊公寓消先一半以上,大家說好不好!!!...(恕刪)
想太多了
以柯市長這樣的"魄力",連路霸跟頂加違建都搞不定了
推都更? 太強人所難了...
現在政府的魄力(我只接觸到雙北市),連檢舉路霸佔著人行道擺桌做生意都辦不了
還能幹嘛
除了追追所得稅漏報的,路上拍照開開小市民罰單....
其他就太強人所難了
羿鏡 wrote:
最近都市更新的議題炒得火熱,若我是台北市長,我一定會這麼做:
先定位好標的物:四層樓典型的老舊公寓(兩戶共用一梯),每戶室內實坪假設為30坪,地坪假設為70坪。
都更後的標的物:地坪一樣是70坪,12層樓,每層1戶,一樣室內實坪為30坪,為解決停車問題,直接做汽車電梯,直接將車停在自己家的樓層。每層的建坪粗估50坪,其中20坪為車用電梯、停車空間、一般電梯、樓梯,室內實坪30坪
看到這就看不下去了,外行說外行話,你怎麼不假設室內30坪,地坪700坪,不是更好規劃.
還好你不是市長!!
舊公寓建蔽率約60%
現行住宅區建蔽率50%
地坪70坪,你還蓋到50坪??????乾脆蓋滿吧!!
JIN DER LAND OFFICE
JINDERLANDOFFICE wrote:
看到這就看不下去了...(恕刪)
都更我大概也算是釘子戶一枚了,老家蓋好有40多年了磚造平房,蓋在種不出東西的旱田上算是農用地所以算是老違建不用繳地價跟房屋稅,之前有開公聽會我老家該區域屬於都更範圍,若將來執行都更附近建築跟地上種植物會全打掉,然後我算了一下若40年平房老家三房兩廳一浴一廚全部打掉,然後我可以領到的補償金大約在20萬左右且不是我獨自吞而是有分到地的親戚還要平分,然後若贊成都更房子拆了我只能拿著這幾萬塊去參加大概是半額買房屋的福利活動,請問現在公寓一間都要多少呢?半價以一個月收入22K的人來說有幾%的人拿得出來呢?有幾個人現在的帳戶裡會有超過2百萬的存款在呢?
但如果當釘子戶就過一天算一天但至少還有個家可以住。
當然如果政府願意免費讓我們一坪換一坪還可以不用出建築費用那我當然是樂意都更的,但政府願不願意呢?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