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近期有賠錢賣房的人請進來簽到....

網上一堆人嫌人賺太多,房地產穩賺不賠,漲三倍才跌三成等等言論,
但相較兩年前,很多地方的房價已經崩跌很有感了,說實在已經崩了,
如果各位最近有賣房,也有賠到的,能否分享一下賠多少,也順便互相取個暖,
是指出、入手單坪價是賠錢的,裝潢、房仲費就不能算,那是自己享受與被服務的成本,
然後順便能分享是買那個地點、社區賠本賣的,賠多少,謝謝。


2016-11-22 14:59 發佈
我家社區今年的中古成交價還比2014年的成交價還要多5000~10000/P
還真邪了...房子越久 成交價越高 還不是1~2間 今年就成交7間了..
總額管制小學+雙語國中的學區真有那麼搶手嗎?


台北大安區基隆路,三年前公寓隔壁掛58/坪賣出。現在我掛55/坪在賣。成交可能53/坪。等於一坪少拿5萬。50坪x5少賺250。補回3年租金108等於少了142,超有感。。

sunnight123 wrote:
台北大安區基隆路,三年前公寓隔壁掛58/坪賣出。現在我掛55/坪在賣。成交可能53/坪。等於一坪少拿5萬。50坪x5少賺250。補回3年租金108等於少了142,超有感。


真的

少賺很多



可是有賠錢賣房嗎?

所以你持有成本是58萬/P?
sunnight123 wrote:
台北大安區基隆路,三...(恕刪)



不對啊,租金可以補回來就一直租到攤平再賣就好了,不是嗎?
樓主自己不分享嗎?
kainung wrote:
網上一堆人嫌人賺太多...(恕刪)
這麼丟臉的事,誰會拿出來說.....先別說房地產近期會不好,復興航空倒了,接下來還會有幾家大企業也會倒,

這種寒冬經濟,應該會將房地產推到最冷時期
kainung wrote:
網上一堆人嫌人賺太...(恕刪)

繼承的,成本0(不含維修裝潢)
樓上(繼承)的網友
你的稅金還沒算到喔…
成本為零雖然沒賠本賣的問題,但你少賺的比你想像的更多…更多…更多…更多…更多…更……多………
而且其中還有出租行為不附自用六年的規定又是台北市的房子
要補不少稅囉……少則幾百萬頭期款要飛了
繼承贈與的房子可別隨便賣啊
———————————————————————————————————
受贈族賣屋 成國稅局箭靶
2014年07月12日 04:10 記者方明、林淑慧/台北報導

受贈族賣屋 成國稅局箭靶
六都近兩年贈與移轉棟數
遺贈稅大幅降低後,房屋贈與移轉也隨之大增,去年達5.17萬棟,創下1991年以來、近23年新高;由於受贈族的成本低且容易稽查,加上實價登錄後有更多資料可參考,近期已出現不少追稅案例,顯示「受贈族」的轉手售屋所得,已成為國稅局查稅箭靶。

由於房、地公告現值與市價落差頗大,贈與房屋可以有效達到節稅效果;加上2009年遺贈稅率大舉調降至10%,更使得贈與移轉快速增加。根據內政部統計處資料,去年房屋贈與移轉達5.17萬棟,創下1991年以來新高,且從2009年至今,累積已達23.1萬棟。

除此之外,今年上半年贈與稅收58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國稅局官員指出,遺贈稅大幅調降後,贈與房地產案件大增,也成為國稅局的查稅重點,特別是高房價區內的案件;官員透露,「遺贈稅的案件少,目標又大,幾乎是各區稅局必查的個案!」

由於受贈者的成本低且稽查容易,加上實價登錄上路,國稅局也開始盯上受贈族,追查其轉手售屋所得是否誠實核實申報;而從近來財政部頻頻發布查稅新聞稿,顯見已經有不少案例出現,追繳甚至回溯至2011年的交易。

日前中區國稅局就指出,A君2006年因受贈與取得房屋,並在2011年轉售出售,按財政部頒訂財產交易所得標準,申報出售房屋財產交易所得85萬元,經國稅局查核,房屋實際成交金額500萬元。

A君受贈時課徵贈與稅的房屋,評定標準價格230萬元為取得成本,經減除相關費用30萬元,核定財產交易所得240萬元,金額是A君原申報方式近3倍之多,除核定補徵稅額外,並按所漏稅額處以罰鍰。

依照國稅局解釋,因繼承或贈與取得的房屋,其成本原應為零,為避免已課徵遺產及贈與稅的價值重複課徵所得稅,所得稅法規定於計算其財產交易損益時,得減除繼承或受贈時該房屋的時價,而時價即為遺產及贈與稅法第10條所規定的房屋評定標準價格。

住商不動產企研室主任徐佳馨則指出,雖然政府宣示目前形式上仍未實價課稅,但實質上透過房屋部分的財產交易所得稅,仍可達到增稅目的,贈與移轉個案因為特殊,很容易成為目標,因此售屋人除了要保留相關單據外,未來在節稅上可能也必須多費思量。
好在我適用舊制。2013取得。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