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香港人唐榮所撰"買樓十大誤解",關鍵金句:沒有自住樓的租客,你們現時正在被市場懲罰,反不反省是你們的自由。

香港人寫的”買樓十大誤解”(http://finance.discuss.com.hk/viewthread.php?tid=24411706),參考一下。
1.我可以係跌市買樓(跌價再買)
一再強調,大跌市時雖然樓價平,但買樓第一炮所需的資金唔會按比例大幅減少(自備款比例不會按比例大幅減少)。大跌市為何會出現?因為有大量業主賤價割愛。為何賤價都要賣俾你?因為冇水(沒錢)。冇水點解唔問人借?因為銀行閂水喉(所以銀行也不借錢)。大家必須記住,大跌市的出現,一定配合銀行閂水喉(房價跌一定與銀行緊縮貸款,導致屋主周轉困難有關)。如果好似而家咁,打2個電話就借10萬,點解要賤賣層樓俾你?因此,在大跌市時買樓,你必須有心理準備估唔足價(空頭市場買房之自備款成數較高),同埋連7成都做唔到。例如200萬跌剩100萬,但銀行只肯估80萬,兼只肯做6成,那麼你 就要嘔52萬。如果你係諗住用10萬經MC上呢個100萬盤,可以返屋企訓覺(因為銀行緊縮貸款,自備款成數要提高)。
還有,要係大跌市時買平樓,你要有好多現金。我強調係現金,唔係股票或其他需要變賣既資產,因為你既股票係大跌市時一樣會下調。
估價8折做6成,係非常樂觀保守的估計數字,事實上,在08金融海潚時,部份銀行在簽按揭契前突然終止申請,1成會都唔俾上既個案真係發生過。另外,除非閣下係公務員,否則在大跌市時好難保証收入不會下跌。
結論:你需要持有目標樓價50%以上的現金

2.樓價一定會下跌
樓價在短期內有上落是事實,但另一個更重要既事實係,以30年為觀察期的話,樓價只會上升不會下跌!03沙士價是香港近十年最低價,美孚的 03呎價約為1600,但1600這個賤價仍然係美孚入伙價的10多倍!事實上,某時期的低價,通常都會比上一個時期的高價還要高。等樓價爆破的朋友,要有心理準備爆破後的樓價和今日的價其實差不多
因此,如果你係用家,諗住長住20~30年,只要供款係能力範圍內,就算97年買樓一樣冇問題,因為樓價升跌不會影響你一早已計劃好既供款,20年後樓價一定會超過買入價(請對比1983及2003的樓價)。
結論:以20~30年長線睇,樓價一定升。短期升跌只係為炒家而設
3.遲早會加息
講得呢句說話,即係話而家息平。係人都知遲早會加息,但重點係息口仲平既時候你還左幾多本金?房貸好公道,本金少左,息會按比例減少,係低息環境下你可以好輕易就還幾十萬本金。即使加息,對你的實際影響極微。
結論:趁息平多還本金,點會怕加息!
4.供30年樓係樓奴
我寫包單,講得出呢句說話既人學歷不會超過小學6年級。世界上所有銀紙現在均以每30年跌95%的速度貶值,簡單來說,30年後港幣的購買力,和現在的日圓差不多,即是說,今日我借港幣100萬,還到第30年就變左100萬yen。當然,中途你係有不斷供款,但你每期供款的購買力都會貶值,變相你可以用貶值後的貨幣購買未貶值的資產。幻想一下你可以用今日既身家,坐時光機回到1980年買當時既樓。因此,30年的供款期內,供款壓力係會越來越低,因為你的債項不斷貶值。頭10年是最艱苦困難的,中間10年可以有閒錢去下旅行,後10年供款比飲茶錢還要低。
結論:供樓係會越來越輕鬆(房貸壓力逐年遞減)
5.唔買樓可以租
供樓壓力會隨時間減弱,因為你用未來貶值後的錢,去還今日未貶值的錢。但租金就相反,你一定要用當時的錢去還當時的錢,即是說,當供款金額固定下來,租金卻係會隨時間不斷上升,例如貨幣每30年下跌95%,租金就會同樣以每30年升20倍的速度上升。當然,這是假設沒有加息。但即使有加息,亦不見得租樓會有著數,因為業主會按成本加租,冇死錯人。
租樓的另一個問題係,你和業主(房東)的財富差距越拉越大,假設今天你和業主身家都係100萬,租了2年樓洗左20萬,你的身家變成80萬,業主就120萬,差距係40萬,亦即你現有身家的一半。當然,你投資有道,可以用呢80萬本金賺超過40萬,則另作別論。但假如你唔投資,純做租客,你會白白將日後入市上車既 資金送俾業主。租金回報5厘知唔知即係點解?即係話你租20年的話,你就送左層樓俾業主。多謝夾承惠。
結論:年輕人應該同阿媽住,省回租金支出。要2人世界可以租時鐘。
6.生活質素唔(不)可以妥協
好多人唔(不)接受舊樓、單幢樓、大西北,話唔會為上車而降低生活質素。請讓本人告訴你一個殘酷的事實,如果你的能力只能買舊樓、單幢樓、大西北,你冇資格講質素。如果你係打工仔,每日可以係屋企既清醒時間唔會超過6小時,有乜質唔質素?訓到朝早11點,然後先考慮今日返唔返公司打點一下,呢d 就叫質素。
結論:先講資格,後談質素
7.炒家炒高樓價
錯!實際係「買家買高樓價」。冇炒家唔代表用家會平賣俾你(房子沒投資客炒,只有自住客屋主的市場,也不表示自住客會便宜賣房子),有人肯接炒家貨,代表炒家有眼光,估計到未來樓價有水位(利潤),係先有購買力後有炒家(買得起才炒得起)。其實有買過樓都會知,買炒家貨好買過用家貨,議價空間比用家盤大,因為炒家係做生意,計好個ROI唔怕平少少賣俾你(作者認為跟投資客買議價空間較大),但用家(自住客)就皇帝女唔憂嫁,大不了住多2年先賣(自住客賣不到理想價格就收起來不賣了,讓你乾瞪眼)。再者,炒家買完一定賣,穩定供應,用家就有入冇出,炒家有時反而會有調低樓價的平衡功能。
結論:自願的價就係市價(基本經濟學供需)
8.市區樓抗跌力強
抗跌力是大跌市時業主繼續供款的能力(上面有說房價跌一定與銀行緊縮貸款,導致屋主周轉困難有關),因此,以下類別的物業抗跌力一定強:(1)大部份業主已供斷的屋苑,沒有供樓壓力(屋主沒資金壓力);(2)大部份業主的買入價都很低,供樓壓力極低(憑什麼要林北便宜賣?);(3)業主真係好有錢,沒有收入壓力(沒錢就給老子滾,別出那種芭樂價)
因此,老牌屋苑(第1類)、新界100萬上下的物業、半山豪宅的抗跌力一定高,其中半山豪宅最強。而老牌屋苑如太古城(此為香港地產指標)、美孚新村都位於市區,故產生抗跌力強的假象(作者應該是要寫現象)。
以下物業抗跌力最弱:(1)被發展商食盡溢價的一手樓(新房或預售屋賣太貴那種);(2)業主多數是高收入打工仔(一旦失業很難在短時間內找到同樣人工的工作);(3)入伙日期接近爆破日期的物業(恭喜在高點買入的屋主),此三項條件可以同時出現。
9.以外幣代替房地產作為儲蓄保值工具
QE配合部份準備金制度,令美元的流通量大幅增加,其他貨幣相對美元因此出現顯著升值。身邊有不少朋友考慮將港元兌換成人民幣或澳元搏升值。
首先,我不反對將手頭持有的少量現金換成外幣對沖港幣貶值。但若果手頭持有數十萬至數百萬港幣,樓與外幣2擇其一,則一定是選擇磚頭實物。
QE是聯儲局在帳簿上無中生有數以千萬億計的美元,其好處有四:(1)刺激美國本土消費市場,改善失業,這個是官方解釋;(2)用貶值後的美元償還美國國債,借10蚊還7蚊,淨賺3蚊;(3)削弱以美元作儲備的國家之國力,尤其是與美國有大額貿易順差的國家,如中國;(4)增強本國出口的競爭力,尤其農產品。
顯而易見,美國以外的國家為保出口貿易與及國家的整体經濟,必須參與印銀紙遊戲令本國貨幣貶值。澳元、人民幣和美元一樣正在不斷印銀紙,盡可能維持現有的美元匯率,由於澳元、人民幣不斷增加貨幣流通量,令本土物價上漲,坊間因而指控美國「輸出通脹」。澳元、人民幣及其他貨幣正在不斷印銀紙,不斷貶值是鐵一般的事實,香港人之所以會產生澳元升、人民幣升值的感覺,是因為美元港元的貶值速度更快。任何一個中國、澳洲的老百姓,在這一刻都會感到自己的貨幣在本國內的購買力越來越低,通脹猛於虎!
澳元、人民幣等貨幣雖然在近期相對港幣有顯著大額升幅,但相對實物例如物業甚至日用品,澳元和人民幣同樣是不斷貶值。將身家投放在澳元和人民幣,只不過是由一條賊船跳去另一條,到最後即使外幣有所斬獲,對實物的購買力無可避免一定會下跌,因為貨幣的供應增加速度遠超實物的生產速度。因此,我是極其反對賣樓買外幣的投資方法。但我要強調一點,人在社會生存一定要有一點現金,購買貶值速度較低的外幣作對沖我是贊成的。我所反對的是以外幣作為主要投資/儲蓄工具。
香港使用人民幣作為儲蓄工具還有一個嚴重問題,就是日限提款2萬元的限制。即使你在滙豐、恆生、渣打、中銀、東亞……等10間銀行各開一個人民幣戶口,提款或轉移100萬仍需時5個工作天。顯而易見,對香港人來說,以人民幣作為大額儲蓄貨幣現時仍然是不可行的。
10.中國富豪的資金會撤離香港
要分析中國富豪為何在香港買樓買股,就一定要明白中國的國情。在中國要發財,一定要有人脈關係,所謂「關係」,說穿了其實是利益輸送,行賄送禮送女人。這些行為雖然是中國商界的基本功,但名義上其實是犯法的。在中國要發財而又出於污泥而不染,基本上是沒有可能,所有人都有犯法,甚至應說所有人都必須犯法。中國的富豪心知肚明中國是人治不是法治,都會怕有朝一日自己會變成第二個黃光裕或周正毅,突然有一天被人上門抄家,家財盡失,瑯璫入獄。財產只要仍在中國國內,都會有被完全充公的可能,為保獲家產,富豪必須將生意運作以外的錢偷運到境外(走資也是非法的),日後即是不幸在中國被抄家,仍然可以有資金行賄購買自由。否則一旦成為一無所有的階下囚,則一定永不超生。
因此,中國的富豪千山萬水把以千萬計的現金偷運到香港買樓買股,你要他把錢送回中國即是要他的命。香港是中國富豪的保險箱,只要香港的法制仍健全,行政司法仍獨立於中國大陸,中國富豪的資金是不會離開香港的。(國內同胞如欲轉載,請自行和諧)
補充:來香港買樓的大陸人,不限於億萬富豪。根據我所認識的國內朋友的親身經驗 (100%真實冇吹水,我甚至有陪同睇樓),一些身家數百萬的小康之家,為求孩子能有香港身份證,又或者想追仔避開城管打胎,都會在大西北、北區購買低價物業作「生仔屋」給老婆養胎。這些生仔屋在完成任務後都會留在香港放租,不會變賣撤資,因為國內同胞不分貧富,都相信香港的法治精神能夠保障他們的財產擁有權。很多一日投訴到黑的香港人其實生在福中不知福。
後記:市場會嚴懲睇錯市既人(看錯市場走向的人),若果你覺得我的觀點係錯的話,就讓市場去懲罰我,同樣,閣下若果睇錯市,必須要有被市場嚴懲的心理準備。補充一點,沒有自住樓的租客,你們現時正在被市場懲罰,反不反省是你們的自由
2016-10-12 18:26 發佈
好佳在,這裡不是香港,
直覺告訴我,
香港在地人只有很窮跟很有錢兩種人。
不希望台灣變這樣。
huangyaopai wrote:
香港人寫的”買樓十大...(恕刪)


跟我在香港澳門看到的差不多,市場會自己調整,被洗出去的就自求多福啦

希望台灣的租客要堅持下去,沒有看到一折不要買房
鬼扯……李嘉誠早跑了

樓主的論點在 大多頭+經濟成長 才成立

可惜 HK 早就是落日黃花了

台灣也差不多了!

yelshih wrote:
鬼扯……李嘉誠早跑...(恕刪)


李嘉誠跑了?誰說的?你要不要自己上網查查長和集團近來的投資情形?只有在網路這種虛擬空間,才能容納得下不懂世事又偏偏愛談論世事的...嗯,套具唐榮文章所說的,小學六年級程度。

我post這篇文章,是讓空空們瞭解大人的世界是如何運作的,別太天真。
看完只有無限惆悵⋯所以貸款年限能多長就選多長是吧?
huangyaopai wrote:



李嘉誠跑了?誰...(恕刪)


去查查李嘉誠最近3年賣了什麼買了什麼,李嘉誠是沒跑,只是賣了很多香港的資產
麥克廖 wrote:
去查查李嘉誠最近3...(恕刪)


唉呀!真是拿你們沒辦法,蒐集資料瞭解趨勢那有那麼簡單。中共一句,你錯過的,未來也拿不到,因為你們看問題都一廂情願,實在很可憐。
這篇文章寫的真好
不過好像是一兩年前的吧
人民幣濫發的更嚴重
今年大起來大趨勢還是走貶

至於樓上說李嘉誠跑的繼續做夢吧
長實才剛在沙田又拿了一塊地絕對是騙人的
香港地產這陣子明顯回溫肯定是幻覺來的
國內客不管BSD開始掃貨也絕對在夢遊這樣聽起來有沒有很合你意啊
香港大陸回不回溫,都改不了台灣崩跌的命運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