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蠻蝦的案例,拿店面價當住宅。

行價價1400萬。17坪,每坪快82萬。1800萬,打6折1100萬。成交價1300萬。每坪75萬。92折,史上最強的殺價。

殺到達陣?爽的是賣家及房仲。這種報導真是別人仔死麥了。

月收十萬,1300萬,除非換房,否則月付3萬只能算利息吧。

真佩服這些買家,在房市如此下修的氛圍,真像是屍速列車殺出重圍解決被套住的賣方,感謝您給凋危的市場帶來一絲希望。

案例一》看準屋主資金缺口 殺到73折達陣

同樣擔任富邦人壽業務的陳伯源、鄭慧娟夫妻,原本住在板橋約17坪小套房,女兒出生後,住家空間不敷使用,今年農曆年後開始密集看屋,終買進新北市中和區一樓公寓店面,這是他們買進的第三間房,也是價格殺最大的一間,足足打了73折。

他們以娘家板橋區、婆家中和區、公司中山區為三角點,劃出交集點,地點落在萬華區,以上這三角點與中心點的四區,就是他們的優先看屋區。他們在這四區密集兜繞後發現:房價真的降了!

累計看了逾十間房後,九月初,他們回頭向中和區的一樓店面議價,該案權狀坪數約17坪,還有個近20坪的防空避難地下室,門口空地可停車。條件近乎完美,但屋主開價1800多萬元,遠遠超過他們的預算。

「實價登錄是很重要的參考,」陳伯源表示,確定物件符合需求,他開始查詢同路段、同類型的住宅價格,但區域行情最新成交行情,總價仍要1400萬元。陳伯源決定比照實價登錄最低價,直接殺到1100萬元,一口氣砍了6折。

一開始,屋主不願意,雙方各自僵持在協商室,經由仲介來回傳話,3小時後,陳伯源開出最後底價1300萬,他注意到,這間房已懸售一年多,代表屋主有資金缺口,即使特別心儀該物件,也決意不再加價,最後順利以1300萬成交。

2016-09-28 9:15 發佈
雖然實價登錄好幾年了,依然一堆人還是在那邊開價打幾折,
這也是帥過頭會一直說"賣不掉就加價賣"的原因,
1000萬打8折賣不掉,那就把開價往上加到1150萬,
1150萬打7折,就賣掉了....
拿店面當住宅,不見得是蝦,
有可能是店面兼住家,例如一樓當店面(自用或出租),地下室當住家。

Jungilin wrote:
他注意到,這間房已懸售一年多,代表屋主有資金缺口,


懸售一年多,也可能代表屋主不缺錢,
如果屋主缺錢早就降價賣了,何必放一年?
實價登錄早就被房仲破解了,找個人頭,左手賣右手(50萬內?的稅不多),買方去查到的價格就被灌上去,最後還可以假裝賠錢賣,實際上小賺,甚至因為登錄的價錢是賠錢的,後面的稅也省了,以上是聽來的,有細節上的出入請大家不要太計較。

zize wrote:
實價登錄早就被房仲...(恕刪)


人頭? 這招最差,一不小心人頭死了,就變家人的了,更別說其他的。繳的稅不多? 那也要等兩年

你一棟可以這樣做,難道房仲就做這一棟就好?哪來那摩多人頭。
zize wrote:
實價登錄早就被房仲破解了,找個人頭,左手賣右手(50萬內?的稅不多),買方去查到的價格就被灌上去,最後還可以假裝賠錢賣,實際上小賺,甚至因為登錄的價錢是賠錢的,後面的稅也省了,以上是聽來的,有細節上的出入請大家不要太計較。


店面可以這樣搞,但住家很難,
因為住家成交多,相同性質的也很多,
附近條件差不多的成交在80萬,就你這間成交90萬,一看就知道有問題。

但店面這樣搞的機會就較大,因為影響店面價格的因素多又大,
很且店面成交的量又很少,很少有可以參考的資料可看,
非專業人士很難估價。

舉個例子,同一個巷子的巷子口的三角窗店面,左右兩邊的店面價格可能差上兩倍,各位相信嗎?
因為這條巷子是某個學校必經的出入口,
而巷子出來後的左邊是捷運站和公車站,
所以學生上下課都會經過左邊的店面,而不會經過右邊的店面。
如果沒能看出這點,只看附近的實價登錄資料,很容易就買貴了

Junodidi wrote:
人頭? 這招最差,...(恕刪)

人家有簽合約呀~當然不可能一棟,他們是一個投資團隊,當然細節我也不是很清楚,所以你可能要知道細節自己去找房仲問吧。
zize wrote:
人家有簽合約呀~當然不可能一棟,他們是一個投資團隊,當然細節我也不是很清楚,所以你可能要知道細節自己去找房仲問吧。


可以問我啊,我曾經在台北市蛋黃區做過5年仲介(現在不是了)....

我6樓已經回答這個問題了...

對於要討論房地產,新手很容易忘了一件很重要的事,
就是
全世界不是只有這一間房子在賣,
全世界不是只有這一買方要買屋,
全世界不是只有一家仲介。

舉例子,常常有人說,賣方賣1000萬,你就給他出價900萬,大家來撐看看,
如果賣家撐不下去,就會900萬賣你。
看起來很有道理,但卻沒想到有可能有其他買家出950萬...

其實這就是電視名嘴的生存方式,
講出來的內容,可以唬過外行人就好
至於內容正不正確,一般人也分辨不出來。
THE666 wrote:
可以問我啊,我在台北...(恕刪)

打完才看到XD我也只是最近剛好知道這個手法,不過也是聽過就算,沒深入去瞭解,那個房仲講話的口氣讓我完全不想跟他繼續交談下去。
*可以問我啊,我曾經在台北市蛋黃區做過5年仲介(現在不是了)....*
那現在您是? 網上二十年房仲大有人在,我也工作快二十年(我更不是房仲,但在產業中建築設計的),就可了解人生閱歷不同。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