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中國房市衝過頭,「鬱金香泡沫」翻版

作者 MoneyDJ | 發布日期 2016 年 09 月 19 日 17:16 | 分類 中國觀察 , 財經

中國房市失控狂飆,深圳房價暴衝近 80%,有人形容過熱情況一如 17 世紀的荷蘭鬱金香狂熱(Tulip Fever),巨大泡沫遲早會走向崩裂。


霸榮(Barronˋs)報導,中國國家統計局 19 日公布 70 城房價,和 2015 年同期相比,8 月份房價平均年增 9.2%,增幅高於 7 月份的 7.9%。和前月相比,8 月份房價平均月增 1.5%。一線城市房價持續升溫,北京年增 23.5%、上海年增 31.2%、深圳年增 36.8%。二線城市房價也瘋漲,南京年增 36.7%、杭州 22%、廈門 43.8%。

中國房價數據公布之前,就有專家對中國房市憂心忡忡。CNBC 15 日報導,Longview Economics 執行長 Chris Watling 接受 CNBC 訪問表示,中國房市令人憂心,部分地區價格相當驚人,他們覺得太不可置信,曾經七度檢查這些數據。Longview Economics 研究發現,全球主要城市中,只有矽谷聖荷西房價比深圳更貴。2015 年初起,深圳房價飛漲 76%;房價從 2015 年 4 月陸股接近觸頂時,開始加速飆漲。北京和上海的情況也差不多,但是沒有深圳那麼誇張。

Watling 說,部分中國一線城市的房價比倫敦更貴,已經陷入泡沫。中國股市泡沫破裂之後,資金尋找出路,不少錢都投入房市。分析顯示,深圳一般房價約為 80 萬美元,房價收入比(house-income ratio)來到 70 倍,遠高於倫敦的 16 倍,情況類似 1673 年的荷蘭鬱金香狂熱。當時荷蘭全民狂炒鬱金香,價格衝上天文數字,最後泡沫消風,導致家庭破產、經濟陷入停滯。

Watling 預言中國房市泡沫遲早會破滅,問題只是何時發生。他說,要是市場低廉資金不再,或許會是導火線,可能會使得流動性緊縮,引發房價下滑。

中國房市直線上衝,除了股市錢潮轉往房市之外,另一原因就是北京狂砸銀彈。中國撒錢救經濟,砸下的銀兩極多,貨幣擴張幅度比美國、歐元區、英國、日本的量化寬鬆(QE)加起來還多。有人說,中國如同搭上《星艦迷航記》(Star Trek)的太空梭,駛向未知宇宙。

華爾街日報 13 日報導,中國為了拯救經濟,狂撒銀彈,過去 12 個月來,中國信貸增加金額超過 2009 年。多年來中國不斷砸錢,總額超過美國在全球金融海嘯之後的救援行動。Wigram Capital Advisors 的 Rodney Jones 表示,他有時會開玩笑說,他們在金融版的星艦號上,飛離了太陽系,近來中國點燃了新的推進器──債券,這趟航向未知的旅程,可能會比預期飛得更遠、更久。最大問題是不知道最終會如何收場。














感覺中國.........炒房救經濟..........不敢打房.................

甘願讓房市爆掉......歸零.......



2016-09-20 12:14 發佈
資產價格一直飆漲不好嗎
只要不斷轉手 人人都有錢賺 勝過苦幹實做掙不了幾個子兒
還早得很,慢慢看吧,鬱金香和房地產特性不同,不能比啦

cobrawu wrote:
還早得很,慢慢看吧,鬱金香和房地產特性不同,不能比啦


房地產泡沫沒爆掉過?
是哪裡不同? 願聞其詳。

Shawn732 wrote:
房地產泡沫沒爆掉過?...(恕刪)

鬱金香能夠擺上好幾年嗎?供給有限制嗎?一個是看爽的,一個是住爽的,差那麼多,怎麼比,你教我
ebola01 wrote:
作者 MoneyDJ...(恕刪)


限購令又再度出台了, 不過實施前一天是大爆量
可怕的國家, 一堆人搶房好想怕買不到似的

不過這種中國崩潰論看爽的就好, 說影子銀行要爆也說了有3年以上了吧!
現在空屋一堆,租金報酬率又低,房子買來也是看爽的.
沒關係, 我們在旁邊看熱鬧就好了

人家好歹有家產底子可以這樣炒, 我們就沒這種條件了....
為什麼這麼有錢不來台灣買一些
快撐不住了....
拿台北與上海房價相比,我的感覺是價格已經十分相近了,但上海的房租年報酬率比台北高,所以台北房價跌的應該。
上文中拿的是房價收入比,不是房價租金比,重點在於大陸的薪資所得成長也很快,房價收入比很快就又追上來了。
人口往大都市集中,這趨勢在可見的未來都不會改變,都市人口年年增加,那麼每一年就都有住房新需求,而供應端(土地)卻不夠快不夠多,北上廣深的房價就直上雲端了,了不起是停止上漲,要跌談何容易,所以建商不計代價的拿地,他們不怕是因為他們就看準了這一點,何況,有房屋的人現在都是房價上漲的受益者不是嗎。
房價有一天一定會跌下來,這是經濟循環的鐵律。我並非房價的死多頭,樹再高也漲不上天,但這泡沫也不容易破,如果租金年報酬率只剩1%,也就是本益比100倍時,那我就一定會求售。只是可憐了接手的人。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