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其實只是想發個文討論一下打趴房市的優缺點和可能會有的情況而已。
所以不要鞭我Orz
就我本身的觀點來看,居住本來就是民生必需品,所以建築業不應該是一個用來謀取暴利的行業。
如果房市被打趴了例如視現價的一半。我的看法如下。
1. 所有國民手頭上有的資產價值都減少一半,但對於已還清貸款的人可能沒有差,因為他還是有得住。
2. 但對於還在付貸款中的可能會相當不爽。
3. 對於投資客我想他們就只差沒上吊了(當然啦它們的口袋深度有可能遠超過我的想像)。
4. 有拿房產去抵押貸款的人或企業會不知會不會面臨被銀行要求增加擔保品的問題。
5. 建築業悽慘,工人的生計怕會受到影響。
6. 房價低可以讓國民把錢用在與其他國家競爭或者是促進經濟,這是我前幾天聽到的論點我覺得很正確,
因為當我們的生活都被房貸給綁住了,我們對於民生消費或者是其他消費投資都會顯得綁手綁腳。
而且更重要的是假使我們從房市中真的有賺到錢但那些錢似乎對我們的GDP完全沒有幫助,有請經濟學達人再幫忙分析。
結論:
就我個人的想法,我好希望房市被打趴,因為我真的買不起"北部"的房子,
但就以全國的角度來看,打趴房市好像有點可怕,甚至你我的工作也會因此受影響(不知道是誰說過沒有毀滅哪來的重生(誤))。
我一介小老百姓,能想到的有限,希望當局者能更有智慧的解決眼前的居住問題。
我列的其實都是打趴房市比較不好的那面,但是應該也有好的情況,
例如:國人不炒房地產了,把錢拿去做更有意義的開發或消費或投資:)
不知大家的想法呢?
當房價被炒到不符合實際價格時
不需要打 房價自然會下跌
而下跌的過程 大家一定不會想接
所以一跌就會跌很慘 只是時間的快慢
一口氣跌到滿足點 房價回溫比較快
慢慢跌不只民眾痛苦 建商也痛苦
現在就是大家都在撐 以現在台灣的薪資
房價至少要跌到當年起漲點附近才合理
雖然有錢的人非常有錢 但有錢人不會把錢都放在賠本的資產
賠個幾間倒無所謂 如果被套牢太多間也是會吃不消的
前陣子看到某藝人的前妻
就是當年炒房地產 結果遇到房市不好 慘賠很多錢
房市其實不需要政府打到趴 只要開始反轉
大概就停不下來了
現在唯一進場時機 大概就是強烈自住需求 或撿投客撐不住的拋售
說實在的 房價如果不跌回原點 投資客怎麼有機會炒作呢?
所以 最希望房價跌的 應該就是那群三年前房市還有量有價 就選擇脫手的
高 手 !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