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全台首例 5000萬房子「以房養老」富奶奶28年月領6萬

誰說申請「以房養老」的銀髮族生活都苦哈哈!台北市大安區有名坐擁近5000萬元不動產的富奶奶,最近也來申請以房養老,授信龍頭土地銀行核貸後指出,這是目前承辦以房養老中,擔保品鑑價最高首例,比平均1000萬元的資產高出近5倍。

利息掛帳 期滿清償

原來這名富奶奶年近70歲,與先生花了大半輩子努力工作,除了扶養小孩外,這間房子是他們最重要的資產,由於手邊現金不多、不想麻煩子女,更不想搬離生活機能好的大安區,於是富奶奶與先生商量後,決定將房子鑑價,向土銀申請以房養老。

土銀主管表示,這棟房子價值高,以撥款28年來看,富奶奶其實可以月領10萬元,但富奶奶向承辦人員說,手邊還有現金可以運用,每月只要6萬元就夠了。

土銀主管說,由於此案利息僅2%,與各銀行以房養老方案相較,較為優惠,月領6萬元,首年平均每月利息約600元,後面逐年升高,第28年,每月利息約3萬,但因總撥款額於低於總價5成,利息可掛帳上,等期滿一次清償,生活品質也有保障。

活得尊嚴 雇傭照顧

行庫主管表示,都會區的老太太、老先生申請以房養老,一方面不想看子女臉色、享有尊嚴,也能享受更好的老年生活,主管說:「花大半輩子努力,何必過得這麼節儉呢?」有80歲的老奶奶希望請個外傭來照顧,也有老先生把以房養老的錢,用作家人聚餐、買禮物給孫子的資金,追求老年家庭生活更和樂。

因應高齡化時代來臨,公股行庫推出的「以房養老」,其中,率先推出的合作金庫銀行,承作案件已突破200件,貸放金額逾10億元;土銀也表示,受理案件達154件、貸放金額約8.1億元。

合庫承辦 突破200件

八大公股行庫中,已有包括台灣銀行、土銀、合庫銀、第一銀行、華南銀行、台企銀等6家推出以房養老商品;華銀自3月底「安養房貸」開辦以來,客戶詢問度非常高,有人剛滿65歲就來申請、最高齡者為87歲。

台企銀則是將申請門檻降至60歲(其他行庫多為65歲),台企銀主管透露,有名60餘歲客戶,考量台灣地震頻繁,擔心房屋因地震而受損或滅失,銀行不再撥款,便來辦理「安老快活」專案,讓自己無後顧之憂。









70歲了..................還領28年咧!98歲.............被銀行騙的

銀行是將每個人都當傻瓜看

以房貸來算(10萬/月),28年本金領回3360萬,利息2.2%28年利息1500萬,大概合理.
但15年通貨膨脹一倍,28年約4倍,28年後房子值2億.
2016-06-04 19:20 發佈

ebola01 wrote:
70歲了..................還領28年咧!98歲.............被銀行騙的
銀行是將每個人都當傻瓜看
以房貸來算(10萬/月),28年本金領回3360萬,利息2.2%28年利息1500萬,大概合理.
但15年通貨膨脹一倍,28年約4倍,28年後房子值2億.



通常會這樣的都是視錢財如浮雲 夠用就好

只是不想改變原來的生活環境 過著退休生活 子女也無須他操心更沒有啃老

這樣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銀行是將每個人都當傻瓜看

以房貸來算(10萬/月),28年本金領回3360萬,利息2.2%28年利息1500萬,大概合理.
但15年通貨膨脹一倍,28年約4倍,28年後房子值2億."

房老合約中有約定,到期可選擇要屋或還錢,真要成了兩億,那他的子女更爽到了.
銀行不是吃素的,後面絕對有他的盤算,慢慢看,慢慢懂
以房養老是在減少賣壓,不然很多老人拿房出來賣,會跌更快。
5000萬是現在的巿值,未來會不會像日本先跌20年,是有可能,台灣這波飆漲房價可能已把未來很長期的通膨都一次漲足,人口快負成長,房地產未來會越來越難出脫,因為需求會大減,年輕人可能光靠繼承就變有殻蝸牛,許多空屋要求人買,不要到期時人家選擇放棄,銀行又出現呆帳。2002年時,法拍屋,金拍、銀拍一堆,很多是在精華區,銀行經理壓力很大,要求客戶幫忙買,當時一位銀行經理列印一分待處份房屋給我看,長長一排,有很多在精華區,不少價格只有高檔一半甚至更低。

銀行不去幫助產業升級,搞這些有的沒的。
銀行為什麼不要去幫助產業升級?

還不是因為台灣的產業發展看不到前景!
沒有前景的產業誰敢投入?投進去還不是死路一條
只好來搞些房地產轉個兩趴三趴聊勝於無
如果真的產業是有發展性的國家發展計劃是有未來的
誰不想要像日本軟體銀行當年投資阿里巴巴十多年大賺一千多倍搞這2-3%?

現在新政府上台,看起來這四年的做法是打算要滿足年輕人的抱怨
而不理會台灣產業國家未來長期的發展
反正只要滿足小確幸的期待又可以執政四年
所以看起來這樣子的沒有前景的現象還會繼續八年十年
那請問你是銀行浮濫資金這麼多你該要怎麼辦?
只好1%兩趴加減賺不然還可以怎麼辦?


年輕人現在二十歲並不知道國家長期經濟發展對自己的影響
反正沒有旅客對我沒關係我又沒有在開民宿
虱目魚賣不到大陸搞不好讓我在台灣吃更便宜
電力供應緊張對我也無關頂多我進 7-11 吹冷氣
簽不簽服貿貨貿更是跟我一點關係都沒有我還不是爽領22k
我只在乎便當有沒有從 $70 變$80
宿舍有沒有宵禁時間管制會不會 wifi 斷掉
但是八年十年之後當他們三十歲的時候他們就會知道國家產業發展對他們的影響會有多大

那現在這種氛圍,如果你是有錢人財團那怎麼辦?
產業投資環境不佳錢一投進去就一去不回頭搞不好公司倒負債你還要拿錢放人
還年輕的還有一點血氣的就產業外移
已經過了五十歲的或已經沒有什麼鬥志的
不就在台灣買房地產當包租公
不然就請把錢放在保險公司大家沒看到前半年保險公司的保費暴增
最保守的就是把錢放在銀行等屎去年台灣的余額竟然新增8000億美國人都來台灣研究為什麼台灣人這麼喜歡存錢

還好,像我就直接選擇出國工作,等待台灣改變不如自己想辦法變通,到國外多賺點錢比較實際

台灣.......沒救

Suarez wrote:
銀行為什麼不要去幫助...(恕刪)
這種作法可以閃過遺產稅.讓資產變成負債,到時計算遺產稅是可少繳不少,到時再把錢還給銀行,拿回來的是乾浄的房產.
銀行會算,這些老人也是會算的.

不然早幾年的以房養老未什麼沒什申請,因為死了房子歸銀行.現在的以房養老規則改了,付清欠款,房子還是歸子女所有,
所以才這麼多人申請.一箭雙鵬.
客戶有選擇還錢的選項,所以沒什麼吃不吃虧的
銀行就是賺賺利息,現在爛頭寸那麼多
以房養老的貸款還可以不列入房屋貸款
不會被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總額管制到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