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給預期房價五折或一折的版友參考之我見

近期房價波動,跌幅約1到2成,也開始有版友高喊5折甚至1折論的,我想這些人應該都不是房地產或金融專業背景者,房子有兩個主要功能,一個是居住,另一個是投資,與股票純屬投資或投機是不一樣的,因此房屋持有者如不出售也可以自住,在英語國家稱不動產為real estate ,字面翻譯就是「真正的資產」。 在空頭走勢時,房價會修正下跌,但平均大多在10~25%,以台灣為例可以看以下兩個圖

給預期房價五折或一折的版友參考之我見
給預期房價五折或一折的版友參考之我見
有人提出日本或其他國家的例子來說台灣也會有一樣走勢,我認為不一定會如此,畢竟每個國家國情不同。
最後我簡單作個結論,有自住需求的只要預算許可,未來一兩年可以仔細觀察挑選適合的房子,有喜歡的可以大膽議價,只要低於最近實登行情且自己可接受即可考慮購買,而想投資的就去放個長假,等投報率或租金報酬率回升至可投資時再來投資,不要被一些多空雜亂的消息混肴視聽而失去自主獨立思考能力。
2016-05-15 20:06 發佈
blusky0122 wrote:
在英語國家稱不動產為real estate ,字面翻譯就是「真正的資產」。 在空頭走勢時,房價會修正下跌,但平均大多在10~25%

樓價還要跌40%?香港樓市的「底」在哪?
"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在周一(5月9日)指香港樓價距見底仍有一段時間,預計今年年內會下跌2成,而在未來3年內會下跌約4成。"

那等香港跌4成之後......

今日香港, 明日......
預測大家都會可是大多不準,等3年後香港真的跌四成您再來貼文好嗎?德意志銀行預測要是都對,最近應該不會賠這麼慘。

sunhm wrote:
樓價還要跌40%?...(恕刪)


如果自己的歷史不能參考,那他國的軌跡,又如何確認可以類比?
在01似乎沒有理性討論的空間,永遠各自堅守陣地叫囂
意義何在?
blusky0122 wrote:
預測大家都會可是大多不準

1997年至2003年香港樓價跌七成
"1997年7月,亞洲爆發金融風暴,香港恆生指數10月23日大跌1211.47點;28日再下跌1621.80點,跌破9000點。伴隨股市下跌,中原城市領先指數由1997年10月的102.93,跌至1998年10月的45.71,一年之內下跌超過50%,造成許多市民資不抵債。在樓市高峰期借貸置業的市民,資不抵債下都變成負資產,部份更須低價賣樓。"

"1997年至2003年,香港樓市插水式下跌,中原城市領先指數由1997年10月的102.93,一直跌到2003年8月的31.77,樓價蒸發七成。在高峰期的2003年,全港高達10.5萬宗負資產,借貸置業的業主紛紛遭殃。"

原來還要補上過去真實狀況做為參考!
有賣就有買,但買方能買者,就沒有此問題,反之,都沒人買時,下修是正常的,至於跌幾趴,誰能知道呢?樓主可能受到經濟整體上的影響,認為不動產就是錢,對我來說,實質上的金錢遠比不動產來的好....

rdcmd wrote:
如果自己的歷史不能參考,那他國的軌跡,又如何確認可以類比?
在01似乎沒有理性討論的空間,永遠各自堅守陣地叫囂
意義何在?


如果之前的拿來參考~~
你覺得.....現在是不是很好的進場時機呢?
反正修正後就開始往上衝~~
為何一堆人不敢拿以前來參考?

rdcmd wrote:
如果自己的歷史不能參考,那他國的軌跡,又如何確認可以類比?

你想知道哪種歷史?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
香港保匯價貶房價 (因為香港維持聯繫匯率)
台灣貶台幣保房價 (因為房價已經跌了一段)
一年左右28元貶到快35元
------

這回台灣房價在高基期,
而台幣現在已經32.6元......
如果你要買屋自住,房價修正是很好的買屋機會,打個比方,你會因為買車後車價會因折舊下跌就不買自用車嗎?買雙B車的10年後車價跌個一兩百萬,為何還賣到缺車,原因在於自用享受是無價的,自用住宅用心佈置的程度是租屋環境隨便過的生活無法比擬的。當然如果你是投資就要等到有把握才出手,自住和投資是兩碼事,務必搞清楚。
sunhm wrote: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
香港保匯價貶房價 (因為香港維持聯繫匯率)
台灣貶台幣保房價 (因為房價已經跌了一段)
一年左右28元貶到快35元


第一次聽到這種經濟理論,貶台幣保房價,真好棒棒,不知道央行保房價做甚麼....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