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房地產今年將進入冷凍庫,是仲介業的寒冬,也是投資客的地獄。從圖表可以看出,最大的移轉量是在民國85年,之後就沒有見過50萬以上的移轉量了。而在民國90年見低量後,低價則出現在兩年後,也就是民國92年,這就是量先價行。同樣的,今年105年也一樣會見低量,預估21萬的移轉量,以此類推,低價會出現在民國107年。而且,這一波的上漲相較於民國80年的那一波,可以發現價創新高,但是量卻沒有創新高,這就是標準的『價量背離』,也就是所謂逃命波。從這張圖,更可以印證我說的:到民國108年之後,房子又新又便宜。
這張圖表示105年和80年、90年一樣、接下來106年後5年要創新高了。圖應該可以這樣解釋吧所以今年只剩半年可以等、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今生無望、來世再買了。xyz1348 wrote:台灣房地產今年將進入...(恕刪)
xyz1348 wrote:台灣房地產今年將進入冷凍庫,是仲介業的寒冬,也是投資客的地獄 1樓才剛貼完文馬上被2樓打臉目前的量正常人都知道是自住客買新成屋在撐二手房買賣少了自然就沒價差好炒做這樣當然算是"仲介業的寒冬,也是投資客的地獄",但1.台灣不動產市場受政策面影響太大,歷史不具參考價值2.大咖投機客現在世界在賺何時回台愛台灣你永遠不曉得準新政府已經宣示不打房但目前手上也無房源籌碼房價現在要大漲大跌憑什麼?一段時間大概就小幅波動而已當一段時間過後政府手上有了幾十萬戶社會住宅+區域都更當房源遊戲正式開始~自住跟投資的勝負到那時才算數
xyz1348 wrote:台灣房地產今年將進入冷凍庫,是仲介業的寒冬,也是投資客的地獄。 房地合一干擾了第一季,政府交接期干擾了第二季,對岸態度干擾了第三季,新政府政策干擾了第四季,沒意外的話,今年房市會從頭觀望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