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同事生了第二個小孩了,開始評估換房需求;它分析收集完資料後跟我分享 結果讓我很震驚。
經過政府的政策打房後,現在會出手都是有剛性需求的--自住客,它們原本就有需求 只是房價太高
;現在有降到它們可接受的範圍就會出手。長期房價還是緩跌的,之前撐那麼高都只是讓炒房者與
房仲 賺很大而已;現在只是慢慢回歸基本面;但後續的效應慢慢浮現了。
#少子化慢慢浮上來,年輕人越來越少;會買房子的就更少了。
#不婚族越來越多,一堆30好幾的同事都不娶、不嫁(現代都鼓勵多享樂,少負擔..魯蛇也自得其樂);沒結婚根本不會有買房需求。
#資源往都會區集中,太偏遠什麼都不方便;連看個病都沒有好醫院;偏鄉是人口減少的第一波。
#老社區(老人多的社區),它覺得為了小孩好它不會想買;因小孩成長過程應該是要有多同年齡玩伴;而不是隨時會走的鄰居。
#它會考慮的反而是年輕夫婦多的新社區,它的想法是 現在這種環境 買的起房的年輕夫婦,起碼都有一定的能力;對小孩未來也好。
經它這樣一說,我才發現..這效應現在已經在偏鄉發生了阿,近幾年回鄉下 發現 老鄰居越來越少了;
也不見有什麼年輕人補充進來,只是越來越荒涼;消費越來越少。 這也開始套用到老社區(老人多的
社區)了;這些社區的房價 應該還會往下修。
畢竟 誰都想住的鄰居是有活力的年輕人;當然 有些地點好的舊社區 應該還是會有年輕人進入補充;
但不是所有..畢竟-現在減少的是年輕人。
唉..所以 我們開始步上日本的後塵了嗎..年輕人在都市窮忙,老人則獨居而死..
http://www.frontier.org.tw/bongchhi/archives/16817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