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六都4月移轉棟數3好3壞 央行解禁效果看下月

掀底牌的時間還沒到,耐心等待。

2016年05月02日 16:34 方明

各地政局陸續公布建物買賣移轉棟數資料,由於4月買賣移轉資料大多反應3月的市場買賣狀況,而3月中旬受到土壤液化等事件干擾,而央行解禁又從3月最後一周才開始發酵,無法即時反應在4月的買賣移轉棟數統計內,因此六都的移轉棟數的月增率出現3好3壞的結果,若以六都總計4月移轉1.45萬棟來看,仍比起3月微幅增約8%的幅度。

4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分別為台北市1363棟、月減9.13%、年減31.27%、新北市2970棟、月增11.07%、年減33.32%,桃園市3617棟、月增23.49%、年增19.33%,台中市3008棟、月增11.45%、年減8.46%、台南市1280棟、月減3.1%、年減16.34%,高雄市2253棟、月減4.57%、年減17.47%。

永慶房產集團業管部協理林泰隆分析,4月六都會區交易量雖然較上月增加,其中交易量突出的桃園市龜山區,因林口A7合宜宅適逢交屋潮,交易量破千,月增1.4倍,A7合宜宅社區總戶數達4000戶左右,預期下月仍會有大量交易情況發生。

不過,4月六都整體量能為14491棟與去年同期比較,仍是衰退14.8%,雙北市年增率仍衰退超過3成,可見整體房市尚未脫離低潮期,短期量增的情況是否代表今年房市會穩增長,仍需觀察。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4月的買賣移轉棟數大部分反應發生在3月的買賣,而央行的選擇性管制措施解除時間在3月24日,而人氣明顯回籠時間也落在4月上旬,因此研判下個月的移轉棟數將反應央行解禁後的買氣,可觀察5月的建物買賣移轉棟數是否增加。

(工商即時)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60502003313-260410
2016-05-02 17:00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央行解禁效果
房地產走勢已到否極泰來的時候,還沒有上車的就繼續等,已上車的就等人抬轎吧,GDP那麼慘,不靠房地產撐住靠啥

老虎不會在乎綿羊的態度。 世上沒有完美的時機,但是 有準備的人可以讓時機變得 完美
看多的快進場啊!

520就要來了,不炒房,怎麼撐gdp的成長率呢???

用力買,大力買,全力買,壓身家買!!!







對了,人口反轉,我猜是2018年,大家等著看好戲吧!

pds1 wrote:
若以六都總計4月移轉1.45萬棟來看,仍比起3月微幅增約8%的幅度。

pds1 wrote:
4月六都整體量能為14491棟與去年同期比較,仍是衰退14.8%,雙北市年增率仍衰退超過3成



上個月大舉敲鑼打鼓的大增兩成呢?
說好的年跌一成呢?
說好的"爆量"呢?
原本答應j大,只要月增兩成就要幫他讚聲,
只好再等一個月了

唯一超過兩成的桃園,
竟然還是合宜宅交屋


眼見它起高樓 眼見它垮價格
恭喜~
520之前還再觀望
520之後政府為了救GDP一定大肆炒房
我幫多多們想好理由了
空空們跪安吧
C大的分析精準,最近房仲業的朋友也反應一天帶看很多組客人
下斡旋的也多了..剩下就是買賣雙方價格在拉鋸..

pds1 wrote:
掀底牌的時間還沒到...(恕刪)


3好3壞,那就三振出局啦

接下來就換打者了
E.TTsai wrote:
唯一超過兩成的桃園,
竟然還是合宜宅交屋


其中交易量突出的桃園市龜山區,因林口A7合宜宅適逢交屋潮,交易量破千,月增1.4倍
桃園市3617棟、月增23.49% 年增19.33%
所以沒有合宜住宅 桃園就沒有月增20%嗎? 你怎麼算的呢?
(我提示你一下: 連第一次登記和買賣移轉數都搞不清楚, 會不會太離譜?)
由此可見你果然是個為看空而看空的空空無誤,那就別再假裝自己是中立的啦

還有阿~合宜住宅你覺得不算房子嗎? 算吧! 既然算房子就不要再繼續挑毛病了啦, 恩! 所以~你要等到5月嗎? 那就等囉,畢竟我覺得今年會非常有趣的事情就是跟你預期的不一樣,我就開心啦, 你懂嗎?

ps.你確定光一個新聞你就要這樣斷定了嗎? 會不會後面又有計算更精準更多的新聞的出來了呢? 你很急很怕輸要讚聲喔? 勸你多等幾個新聞啦,不然~你又馬上要把這篇你說的話全吞回去囉

cobrawu wrote:
房地產走勢已到否極泰來的時候,還沒有上車的就繼續等,已上車的就等人抬轎吧,GDP那麼慘,不靠房地產撐住靠啥口哨口哨口哨...(恕刪)


C大,請問是否有詳細數據說明房地產跟GDP的關聯性?我怎麼網路上查到的文章都是說明房地產對台灣GDP增長影響不大?
比如這個網站 http://www.storm.mg/article/23473
我節錄一段
新蓋房子是可計入當年GDP中,但必須扣除所有的原料成本,只能算其產生的附加價值,大概只有1-2成,因此占GDP的比重大概只有1%多;至於中古屋交易,因為只是過去已生產出的商品的所有權移轉,完全沒有多產生附加價值,因此這部份計入GDP的數字是:零。

另外這個網站有圖片說明GDP占比 http://blog.udn.com/impishb/7766467
我也節錄一段文字
另外一個有趣的地方是:馬總統當選後房價暴漲,信義房價指數五年間漲了六成。但整體房地產業對GDP成長的貢獻不增反降。從馬政府上台前的0.36-0.69區間,下降到0.06-0.28區間。

但我可以肯定房地產增值讓過去擁有房產的人身價增加,國富統計就提到這10年來增長至少增加20多兆多是房地產增值,似乎除了
房產外,沒從其他地方賺到錢...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