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到底會上漲還是會下跌,眾說紛紜,但是房價雖然可能因為預期因素而推離地球表面。不過房價終究還是得回歸基本面。在此條列各種可能影響房價的因素,並試圖做出一點結論,給大家參考。(翻譯:現在台北市平均房價,2250萬,家戶平均所得150萬,一個月房租3萬,經濟情況普普通通,請問平均房價最高可能會到多少呢?有可能到三四千萬嗎?)
房屋上漲動能
貨幣供給額 (正相關)、利率 (負相關)
目前歐洲、日本為推升經濟而實施QE,市面上仍然有不少熱錢,熱錢可能會推升房價。另一方面,房地合一下外國人購賣房地產稅率較高,且彭淮南的防阻熱錢功力高深,可能會減少熱錢流入,不過整體而言,這方面仍然是有利的。
而利率的部分,因為利率已經很低,而有流動性陷阱,因此利率下跌對房價影響不大。除非台灣真的實施負利率,不過彭淮南任內發生這件事情的機率不大。
房屋下跌壓力
經濟情勢
民進黨執政後,與中國大陸的關係較為緊張,而且中國大陸本身也在進行結構調整。台灣未來幾年,應該也會進行結構調整,因此經濟情勢比較難比國民黨執政時還要好(除非國際情勢大好)。
政策面因素
雖然,政府須考量經濟、稅收,而不希望房地產暴跌。不過民進黨政府的選民結構,畢竟和國民黨政府不一樣。在每兩年就有一次大選舉的情況下,民進黨勢必會做一些”健全房市”的手段。退一萬步來說,對房地產這一塊未來幾年,政策環境對房地產不會比以前好。
工資 (正相關)
未來幾年,工資應該不會大幅調漲。而以目前台北市的房價所得比15來說,對房價下跌有較大壓力。(翻譯:台北市家戶平均所得150萬,所以一般家庭買不起平均2250萬的房價)
空屋數 (負相關)
台灣空屋率大約10%,空屋數量將近100萬,對房價下跌有較大壓力。(翻譯:很多人等著賣房子)
人口數 (正相關)
出生人口
民國70年(現在35歲) 41萬,民國80年(現在25歲) 32萬,
民國90年(現在15歲) 26萬,民國100年(現在5歲) 20萬。
因此,目前35~26歲(因成家而最有剛性需求人口)
五年前有40萬人,現在有35萬人,五年後32萬人,十年後31萬人,十五年後25萬人。
因此,可以看出,不用等到台灣人口負成長,現在的剛性需求人數,就是在下降中。因此對房價下跌是有壓力的。(翻譯:買房子的人越來越少拉!!!)
靠爸媽 (正相關)
目前剛性需求仍然可以買下房子的一個重要因素是”靠爸媽”,不過隨著過去十幾年經濟情況不是很好,且房價節節攀升。因此未來長輩可以支援子女的力度,會越來越低。因此對房價下跌是有壓力的。(翻譯:現在我們能靠爸媽,以後我們房貸就付不完了,又能拿多少給小孩?)
房租 (正相關)
目前房價租金比64,代表投資客如果不考慮房價增值,房租收入會被房屋折舊+稅+管理費吃的差不多了。而短期如果經濟情勢不大好,薪水也難以上漲,造成房租也難以上漲。因此對房價下跌是有壓力的。(翻譯:平均2250萬的房價,一個月平均房租才3萬,房租又漲不起來,實在不划算)
預期房價增值 (正相關)
投資客當然是推升房價的重要因素,不過因為房地合一稅,兩年內課重稅。而在三年後賣出,扣掉成本後,要有每年6%合理報酬,房價需要上漲30~40%。這代表,房價所得比從15,上漲至1.95~21。所以可以看出,投資客沒有賺頭,可能會慢慢出場。(翻譯;你真的認為平均房價可能從2250萬漲到3000萬?)
暫時不影響房價
物價 (正相關)
如果物價大幅上升,房價也會升級,但是以彭淮南的功力,應該不會發生物價飆漲的情況。
結論與推論
買房兩大來源:投資客、自住客
投資客因經濟、政策面不佳、房租不好,而且還要課好多稅,因此數量大幅減少。
自住客方面,雖然短期因利率下跌會有一波看房人潮,不過房子看了,一般人也買不起(淚)。如果有成交,主要是因為賣方降低售價。因此買氣上升,房價卻會下跌。
當房價下跌後,所得最高的自住客,就會進場。這時所得次高的自住客,還是買不起(淚),所以還是得繼續靠降價才能帶出量。直到房價低到投資客認為此時進場在未來三年可能漲到30%~40%,才有可能回到上漲的局勢。
bradhuang9999 wrote:
房價到底會上漲還是...(恕刪)
摩星大師....小弟我決定離開你.不再跟隨著你....

因為我遇到了另一個感覺比你有憑有據的大師
bradhuang9999 不錯的分析喔(正反相關變數以及影響較不顯著的變數都逐一講解)
bradhuang9999 大大,您該不會有做過模型資料檢定吧

bradhuang9999 wrote:
結論與推論
買房兩大來源:投資客、自住客
投資客因經濟、政策面不佳、房租不好,而且還要課好多稅,因此數量大幅減少。
自住客方面,雖然短期因利率下跌會有一波看房人潮,不過房子看了,一般人也買不起(淚)。如果有成交,主要是因為賣方降低售價。因此買氣上升,房價卻會下跌。
當房價下跌後,所得最高的自住客,就會進場。這時所得次高的自住客,還是買不起(淚),所以還是得繼續靠降價才能帶出量。直到房價低到投資客認為此時進場在未來三年可能漲到30%~40%,才有可能回到上漲的局勢。
唉呦,
反推就是房價至少要跌個30%~40%,
才有可能落底.
樓上幾位真的看得懂這樣的 "結論與推論"?

bradhuang9999 wrote:
房價到底會上漲還是會下跌,眾說紛紜,但是房價雖然可能因為預期因素而推離地球表面。不過房價終究還是得回歸基本面。在此條列各種可能影響房價的因素,並試圖做出一點結論,給大家參考。(翻譯:現在台北市平均房價,2250萬,家戶平均所得150萬,一個月房租3萬,經濟情況普普通通,請問平均房價最高可能會到多少呢?有可能到三四千萬嗎?)
房屋上漲動能
貨幣供給額 (正相關)、利率 (負相關)
你以經濟學客觀分析的角度,令人讚賞

不過我以目前市場實際的狀況跟你說明如下:台灣存款大戶3億5億10億的人比你想像的多很多,而其原本保守的理財方式將其存款大多數都存在台灣的銀行的定期存款裡面的人也比你想像的多很多,以目前銀行300萬以上大額存款定存6個月不論機動和固定利率都在0.2%以下,也就是你有3億元讓你順利找了多家銀行每次以300萬大額定存存入,每6個月就要領出再繼續找願意接受此大額定存的銀行存入,費時費工且只能拿到幾千元的利息,你認為這些現金存款大戶,除了高利定存保單外,剩下的錢要轉往哪裡做資產的配置呢?
不管你的答案是甚麼? 目前打房政策全面鬆綁,就算買豪宅也不像之前要去國稅局說明資金來源大查你的稅,我只告訴你現況就是這些現金存款大戶都將箭頭指向國內投報率3%以上的房地產,就算是2%很多大戶也願意因為至少比存銀行利息多且省事還不用看銀行的臉色被拒存, 而隨著金管會即將鬆綁的風險權數資本適足率調降,整個國內銀行的房貸量能將增加兆元, 這才是影響台灣房地產熱絡及上漲的主要因素.
簡單來說:資本市場的投資商品主導權永遠不在散戶跟小戶手上,房市也是如此,自住客/小型投資客只能算是散戶跟小戶而已,所以~ 你知道答案了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