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房貸所得比30%之可能性

原文同步寫於Ptt

人們對於可以負擔的房貸,因為沒有考量長期平均看來可能會出現的開支,
導致因貸款過多,而導致未來生活陷入困境。
此分析,因此採納2014年台北市平均家戶開支資料,分析平均每個家庭,
有哪些錢是必須花費,那些錢又是可以省下來。以提供給大家做為參考。

===========================================
按照台北市2014年資料可得知下列數據
http://dbas.gov.taipei/ct.asp?xItem=1310095&CtNode=6154&mp=120001
家戶平均所得總額:168.4萬 (1,684,110)
可支配所得:129.2萬 (1,292,604)
可支配所得係所得總額減去非消費支出(指賦稅、利息、捐贈及移轉支出)
與自有房屋設算折舊後之餘額
(例如:所得稅、各項稅款、勞健保、勞工退休金、孝親費)

以下推論,皆是站在長期平均角度,假設要繳納30年房貸分析。
如果是短期,也許可以教育費為零,但是如果以長期角度來看,
除非不生小孩,一定還是需要教育費。
但是教育費隨小孩年齡,有高有低,因此要注意這些金額都是講長期平均值。

=======================
先列出結論,稍微省一點,可以每個月拿出33%繳貸款。
如果很省很省,可以每個月拿出所得的46%繳貸款。
前提是,30年都不出去玩,而且30年貸款繳完,完全沒有存款。

另一個結論是,可以看出台北市不只房價較高,生活開銷也較多阿…
假設在預算過度緊繃的情況下買了內湖的房子,未來也許會發現,
菜市場怎麼這麼貴,幼稚園怎麼大多是全美語,安親班怎麼也比較貴。
因此陷入財務危機。

分析使用Excel如下
其中 可繳納房貸金額 = 可支配所得 - 總開支
http://imgur.com/hHMY4DM

================================
臺北市每戶家庭消費支出型態
http://w2.dbas.taipei.gov.tw/Chinese/103family/16.pdf

條列2014資料如下
節儉前支出明細表
支出總額:101.4萬 (1,014,262)
儲蓄:27.8萬 (278,341)
食物及非酒精飲料:144,205
菸酒及檳榔:7,566
衣著鞋襪及服飾用品:30,517
住宅服務、水電瓦斯及其他燃料:301,205
家具設備及家務維護:28,096
醫療保健:126,151
交通:78,606
通訊:32,826
休閒與文化:72,027
教育:40,479
餐廳及旅館:90,433
什項消費:62,151

======================

原先住宅服務包含房屋租金、自用住宅租金試算,買房子之後,就不用了。
因此"住宅服務、水電瓦斯及其他燃料",節省90%:剩下30,120
在這種情況下,原本儲蓄金額27.8萬+省下的房租,
通通拿去繳貸款,則貸款占所得33%。大約與合理比例30%相同。

但是原本要存的錢,都拿去繳貸款了,
為了存一點老本,所以還是得省吃儉用。
======================

然後讓我們看看,很省到底可以多省,可以節省的項目如下:
為了健康,少抽菸、喝酒、吃檳榔:100%
衣服買少一點:50%
上網不要吃到飽,用1.5G就好:50%
不用休閒,也不用文化拉:100%
不用去餐廳吃飯,也不要出去玩:100%
什項消費省一些:50%

以上述方式,可以貸款可以占所得46%,不過如果真的貸這麼多,
代表貸款30年後,完全沒有存款。

========================

節儉後消費
食物及非酒精飲料:144,205
衣著鞋襪及服飾用品:15,259
住宅服務、水電瓦斯及其他燃料:30,121
家具設備及家務維護:28,096
醫療保健:126,151
交通:78,606
通訊:16,413
休閒與文化:7,203
教育:40,479
什項消費:31,076
2016-03-30 19:54 發佈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