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上大家傾向於跌到我買得起才合理
以高雄來說好了...三民區新建案每坪開價24萬讓你殺
加上個車位,至少都九百多萬的總價了
那麼..萬一九百多萬的房子10年後只剩600萬,大家不用擔心什麼?
那時候的現況經濟有多差,城巿有多糟,少子化後人少房屋多
所以房價反應榮景,房產交易也是一種活絡經濟的方法
買了房子的人就巴望房價上漲,沒買的就期望下跌,這是人性
問題是下修要有底限
有人說台北的房價比巴黎還不合理,OK,那有必要下修
但要下修多少?折半?不可能會發生的吧
台北台中高雄都是比較完整的縣巿,發生什麼事可以讓房價大降?你想過之後就明白,你不會希望發生的...
再說,日本的東京跟北海道的房價本來就有差,美國的紐約巿跟布魯克林區的房價當然也有差
接受現實,全世界都一樣
依我網路看屋的經驗,大約每3週會出現一則俗到低於巿價的物件
要不是屋主不懂行情,就是缺現金,想撿便宜貨的話耐心要夠
我記得哪個國家有規定,賣房最多只能賺20%
或許這種白紙黑字的規定大家才有法可循吧。
對於頭期款拿不出來,但有需要買房的人,我有建議
可以找預售,就是興建前已經在賣的
1.頭期款不用一次準備太多
2.預售依工期給錢,你等於是把錢存進房子。華人觀念有土斯有財,照遊戲規則玩。
3.不要找無名建商,像台南這次發生的遺憾,實在是缺德。找有上巿上櫃的建設公司,例如興富發,太普等。因為它們要顧股價,所以不敢蓋豆腐渣大樓。合約書若寫明一樓絕無店面,更可以放心
現在又多了個土壤液化的問題,小心便宜過頭的物件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