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ven70 wrote:
來朝聖一下,也想等...(恕刪)
哈 記得留底 我是也預測2018~2019會下修3成左右 以下僅供參考
理由有4
1.少子化發酵、人口紅利減少 台灣如同10年前的日本一樣
在沒有強大購屋需求的情況下 儲非引進外資 否則房價只能持續下修
2.房價所得比過高 要不吃不喝 15年以上才能買得起房
等於正常薪資的要存20~30年 以現在平均低薪約3萬的情況
一棟一千萬的房子要月繳5萬 根本沒有太多人繳納的起
到後續斷頭的人多 法拍屋量大 會大幅壓縮房價
3.持有成本增高
因為我國政府舉債過高 且各地方政府 只要負責花大錢蓋建設(建設算自己政績)
讓債留子孫 後續政府為了清掉虧損 不得不加稅 而房屋地價都只占國外1/5不到的稅率
而房屋地價稅 一旦上調 或加課空屋稅 囤屋稅
未來沒有自住需求卻仍要一直繳納稅收 等於是負利率(每年虧損1~3%給政府)
不如買錢存在銀行或投資領利息(正1~3%)
一來一往相差2~6% 1000萬 繳10~30萬的稅跟領10~30萬的利息 該選哪個 不言可喻
4.空屋率太高 日本才13% 台灣已經到19%了 是現在還沒有課空屋稅
房子 要有人住的才不容易壞 因為會使用 會保養
如果都沒人用 會需要維修的費用 如果房市上漲 可供補貼修復費
如果房市下跌 少子化 連學分都還一定找不太到人租 每年再跌個5~10%
如果後面被課空屋稅 會瞬間引爆逃命潮
唯二解套方式
其一是人口調整成正數 但在目前少子化 低薪的狀況的情況 沒有改進的話不太可能
從每年20幾萬 到現在12萬 未來下探10萬以下 只怕情況更不樂觀
其二引進大量外資投資(包含陸資) 還需要都是有投資房地產的才有可能
又加上政府為了課稅 故意隱藏 實價登錄的較低的不予登錄 等於是未爆彈...
沒有意外的話 緩跌趨勢確定 可能會長達10年..
現階段 現金在手 現金為王 比較實際~~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