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2016主旋律:賣不掉,跌價賣!

如題
房市多頭走了十多年,應該有不少家庭嚐到了資產倍增的滋味兒
房地產在10年前凍漲的停滯期,早買的怎麼都是賺,
但到了這2年才買的,很可能不會是這麼一回事兒~
個人認為,明年房價下修會開始非常有感!
而且就算價跌,買的人也不會變更多!!

理由如下:

1.資金大退潮
2013年至今短短2年,房地產年總交易額少了近2兆,
這已嚴重影響到房屋的變現流動性。
即使在台北市,現在能在短時間內成交的都只在1000萬左右,
2500萬以上的至少要4個月以上。

(咦…你家我家附近不是隨便喊都要這個價…1千萬能買啥?),
到了明年,銀行對不動產的鑑價和放貸只會更保守,
隨便貸款能帶到8~9成的時代將成為歷史~
到時即使有人認同特定區域偏高的價格,但最終還是要看銀行臉色….

2.全球結構性不景氣來臨
受全球結構性不景氣影響,台灣出口大衰退,且明年狀況不會比今年更好。
而GDP下修對整體民生的衝擊,卻要到明年初才有感~
佔台灣出口組成相當高成分的科技製造業,這波不景氣下會開始進入淘汰期;
隨著明年無薪假甚至裁員潮出現,將會有很多人開始卡錢。
然而別忘了,2013房地產最高峰階段矇著眼睛跟著去重劃區買房投資的,
一定有些人的計算公式,沒有把失業沒收入繳不出房貸的狀況考量進去~

(事實上這樣的人在我身邊已經出現了...)
而最慘的是,重劃區租金就算在便宜,也幾乎根本沒人會想租。

3.老年化
台灣2018年正式進入高齡社會
雖是老議題了,但老年化對台灣社會的衝擊,現在絕對是被低估的!
主要分成2個部分來看;
首先流浪教師會變的更多,這些人過去有不少是被銀行視為收入穩定的族群,
然而2016年少子化正式衝擊各個大學,不但學校附近租金要下修,
少了更多這類群穩定房市的購屋族群,真正的挑戰才要開始…

其次老年人口衍伸的社會問題,想以目前長期照險的收入公式(房地合一+煙捐),絕對玩不下去~
未來新政府無論誰執政,首要的燙手山芋絕對會是老年人口問題~
最有可能的運作方式,是向房地產和各種交通工具課徵持有/使用稅,
加上刪減軍公教部門的各項預算,全面蹲節…

不要認為不可能,東方社會不是希臘,
蹲節政策未來絕對勢在必行~

所以,個人認為未來房市脈絡如下:

2013:房市高峰期
2014:房市衰退期
2015:買氣急凍期
2016:房市窒息期
2017:房市死寂期
2018:蓋棺入定期
2019:死後重生期

2015-11-20 17:02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旋律 2016
自己押自己的寶,重點是幾年後,你再回頭看,當初有押對了嗎?答案就在自己的心中~
所以是自己有房想降價賣,還是希望屋主降價賣呢
這樣看起來房地產確實很保值,風風雨雨依然堅挺,要房價跌一半可能要失業率破10%、股票3000點和多家銀行破產才有可能。


maxkingella wrote:
如題
房市多頭走了十...(恕刪)
分析到好像很專業的樣子,所以2018年是最佳買點嗎?

maxkingella wrote:
如題房市多頭走了十...(恕刪)


嗯,又來一篇,所以呢,打了一篇長篇大論,2018等上車是吧,然後在2019後賺一筆? 還是你在房市10年多頭沒賺夠?

還有 請改錯字,是”樽節政策“,不是“蹲節政策",一看到錯字就笑了出來
台灣有台灣的玩法,有錢人口袋深不見底,房價繼續井噴。全部身家梭哈壓寶^_^
WING3600 wrote:
台灣有台灣的玩法,有...(恕刪)

那更棒
有錢人買房是要能賺錢的
我自住只要可以遮風避雨就好
有錢人不想買的肯定是要低價賣
如無正確可用的方法,這樣就能讓人接受?退 請修正後在陳
寫的好像真的一樣,信者恆信,有錢的人照買,沒法買的還是沒買,跟數據沒關係,隨時都是買點,富貴險中求,台股上萬點也有人賠錢,台股跌破7500點時還是有人賺錢,何來賣不掉跌價賣?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